话说大明万历年间,有一个把行乞为生的老者,整日在街头巷尾游荡。人们见他落魄不堪,便叫他"乞丐郎君"。只是这位乞丐郎君对于杂技这门艺儿有着执著的热爱,日日苦心钻研,力求将其推陟至巅峰。
郎君年过七旬,身子早已佝偻。可他对街头杂技一道这门武艺,别有一番领悟,更曾亲身运用其独门秘笈化解过不少艰难险阻。举手投足,动作虽老迈却当家作风纯熟,宛如一个人在表演叠碗的杂技。
乡亲们对他颇为敬重,唤他一声"杂技老人"。虽身无长物却精神矍铄,可真真教人肃然起敬。
老人遥想起年轻气盛之时,也曾到处云游、四海为家。那时他放荡不羁、满脸悍气,街头斗殴从不言避。别人见了他,无不惶惶狼狈、惴惴不安。
如今想来,杂技艺术救了他一命。那会儿放浪形骸,被人当成了祸患,手下的家火几乎被压熄殆尽。要不是因为他杂技卓绝,焉能在最绝境时分上演逆转?
从那以后,老人有了重新做人的决心。他持家有道,勤恳务农,靠着杂技维持全家的温饱,活得硬朗却清贫。直至妻儿离世,方一人独自在外行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早已忘却曾几度翻云覆雨、家破人亡。被命运捉弄的经历亦使他悟出人生真谛:行走江湖,切记莫被红尘束缚。惟有砥砺这一身本领,方能在风雨飘摇中扎稳根基,终成大器。
这天清晨,老人如常在街头练习心爱的叠碗杂技。他身旁的破木箱中装着三个陶制的鼎、钟、罐,旁人只道是装了三个破碗而已。不知为何,一看到这让人费解的陶制品,老人却会心微笑,仿佛回忆起了什么往日的趣事。
一柄从天而降的大竹竿砸落在街头,打断了老人的思绪。紧接着,一阵哄笑声由远而近传来,原来是一群游手好闲的痞子想与他寻开心。
为首那人一脸狰狞,色厉内荏:"我说这老东西,你可真是穷困潦倒到连饭钱都没了,竟然四 处乞讨混饭吃?还算什么本事?就你今年的纪念,也给朕留下点活路吧!"
说罢,领头那痞子拽住竹竿,对着老人一顿乱棍。老人惊疾未能全身而退,被几竿子抽得七荤八素,险些一命呜呼。
眼看着老人遭受如此摧残,围观的乡亲们有人被吓得不敢吭声,有人则赶紧跑去喊人救援。可就在此时,老人突然坐了起来,眼中射出一道凌厉的电光!
只见他三两下挣脱开钳制,飞身将那些痞子尽数撂倒在地。待到痞子们反应过来,想夺路而逃,却被老人用竹竿生生卡在了脖子上,束手就擒!再接下来,老人拾起那三个陶制品,开始表演起他最拿手的叠碗杂技来。
他双手翻飞,不多时便将鼎钟罐巧妙地叠在了一起。乡亲们被他的精湛绝活看呆了眼,竟回回掌声雷动。
待到老人将杂技做完,他环视乡亲们,深沉地叹了一口气:"我叠的可不是普通的碗,而是曾凝聚了我们家族三代人毕生心血的艺术精华。前人垂手而传,如今都已稀世罕见了啊!"
老人双手捧起叠好的鼎钟罐,说:"我年轻时因此沉浸其中,荒废了太多,偏离了正道。幸而艺术救了我的命,让我懂得内心的宁静比什么都重要。常怀一颗赤子之心,生命便能重新焕发光芒,如同干岩竞秀般重现生机!"
乡亲们听罢无不暗自扼腕,生怕自己一时糊涂,亦走上老人当年的歧路。于是大家上前焚香顿首,请老人拜师传艺,以求能有一日亲身体会干岩生华的至理名言。
从此,老人的杂技声誉遍及全城。他将家传绝艺毫无保留地传授后人,唯愿这份技艺得以永垂不朽。乡亲们也因此明白:生命固然短暂,但只要内心永存光明,定能如同老人与杂技艺术那样与世长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