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三国东吴名将——周瑜

佚名 12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因瘟疫肆虐和新编水军士气不足而初战告败。曹操不得不将水军撤至江北与陆军会合,将战船靠岸排列。周瑜则率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与曹军隔江对峙。

曹操为了稳定北方士兵,将舰船首尾相连。周瑜采纳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命其率十艘小战船装满柴草和膏油,假意投降,驶向曹营。在距离曹营二里处点燃柴草,借助风势直扑曹军。火势迅速蔓延至曹军战船和陆地营寨。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无数,曹操败退至南郡。

周瑜等率领精锐战士紧追不舍,鼓声震天动地。联军水陆并进一路追击但已无法追上。曹操回到江陵后担心赤壁失利导致后方不稳立即返回北方留下曹仁、徐晃等人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并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

赤壁之战的胜利极大地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周瑜的英明才智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使他名扬天下。

即可,何必急于送人质呢?”周瑜的这番话,深得孙权之心。孙权的母亲也赞同周瑜的看法,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很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你也要把他当作兄长来尊敬。”于是,孙权决定不送人质给曹操。

在之后的日子里,孙权对周瑜的信任和倚重日增。他时常赐予周瑜丰厚的赏赐,每年衣物多达百件,这在当时将领中无人能及。周瑜对孙氏家族的忠诚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据《江表传》记载,曹操曾试图收买周瑜,派出了善于辩说的蒋干前去游说。然而,周瑜坚决地回绝了蒋干,他的坚定立场和忠诚品质赢得了天下士人的敬佩。

在孙权的领导下,周瑜继续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东吴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且在政治上也能洞察时局,为孙权出谋划策。在周瑜的辅佐下,孙权逐渐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东吴的势力也日益壮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瑜的声望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他不仅在东吴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在天下英雄豪杰中也备受尊敬。他的忠诚、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而孙权也因为有了周瑜这样的得力助手而得以在乱世中立足,最终开创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南郡之战

赤壁之战后,周瑜与程普率领的军队迅速转向南郡,与曹操麾下的大将曹仁隔江对峙。两军尚未交火,周瑜便先行派遣甘宁抢占夷陵。曹仁见状,分兵包围甘宁。甘宁向周瑜求援。在吕蒙的建议下,周瑜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自率军驰援夷陵,成功在夷陵城下大败曹军,杀敌过半。曹军败逃时,途经险峻的林木地带,众多骑兵无奈下马步行。周瑜率兵追击,缴获战马三百匹,军威大振。

随后,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与曹仁决战。他亲自骑马督战,不幸被飞箭射中右肋,伤势严重,只得回营修养。曹仁闻知周瑜受伤,亲自率兵出击。但周瑜强忍伤痛,巡视各营,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最终使曹仁退兵。

经过一年的激战,周瑜对曹仁的军队造成了巨大杀伤,迫使曹仁弃城而走。孙权对周瑜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任命他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并将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县作为他的封地,让他屯兵于江陵。

病卒于巴丘

赤壁之战后,周瑜深感刘备势力的威胁,建议孙权限制刘备的发展,但孙权认为北方曹操仍是主要威胁,且刘备难以控制,故未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的征伐益州的战略计划。周瑜在返回驻地江陵途中,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临终前,周瑜向孙权表示:“人生有死,但遗憾未能完成志向,不能再为东吴效力。”他还提醒孙权要警惕曹操和刘备的威胁,并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孙权闻讯悲痛不已,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亲自到芜湖迎接,丧葬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曾对公卿说:“若无公瑾,我岂能称帝?”

二、后世地位

宋宣和五年,周瑜被追尊为平虏伯。唐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建议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其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同时代被列入这一名单的还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等人。

宋宣和五年(1123年),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周瑜也位列七十二位名将之中。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同样榜上有名。

三、主要成就

开拓江左

汉兴平二年(195年),周瑜率领数千家兵奔赴历阳,为孙策带来了大批舟船粮秣,协助孙策攻下了秣陵、湖孰、江乘等地,击败了扬州刺史刘繇,占领了曲阿(今江苏丹阳)。短短十几天内,孙策的军队便扩充至两万余人,战马千匹,威震江东。在继续东进之前,孙策将丹阳(今江苏南京)这一要地交由周瑜镇守。周瑜拒绝了袁术的封赏,建安三年(198年)正式加入江东集团,孙策任命周瑜为督,以利用其家族的社会影响力招募人马、延揽人才、扩大势力。建安四年(199年),周瑜与孙策分兵袭取皖城,并在寻阳和沙羡分别击败了回师救援的刘勋和黄祖。通过这一系列战役,周瑜为江东政权奠定了割据基础,为东吴疆域的开拓立下了赫赫战功。

谏阻纳质

建安七年(202年),随着官渡之战的结束,北方政局发生巨变。袁绍败亡后,其子自相残杀,曹操势力大增,雄踞中原。为试探江东虚实,曹操派使者前来,要求孙权送人质入朝。孙权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众臣犹豫不决。此时,周瑜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向曹操低头。他认为江东地广人众,兵强粮足,具备独立割据的条件,不应受制于人。孙权及其母听后,深感赞同,并嘱咐孙权要尊重周瑜如同尊重兄长一般。

赤壁立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意图一举平定江东。面对强大的敌人,周瑜力主抵抗,并成功地说服了江东的“投降派”。他分析曹操虽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使江东的抵抗师出有名。随后,周瑜又指出了曹操南下的四大弱点,并自荐领兵抗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最终,孙权任命周瑜为主帅,与刘备联军共击曹军。

周瑜率军进驻夏口,主动出击,利用长江天险,对曹军实施了水上遭遇战,成功扼住了曹军的咽喉,使其无法登陆江南。在占领有利地形后,周瑜采用诈降之计,借助东风之力,巧用火攻,在赤壁以弱胜强,大破曹军。赤壁之战的胜利,不仅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的割据地位,更为日后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开拓荆州

赤壁之战后,周瑜乘胜追击,率兵溯江而上,进攻曹仁、徐晃驻守的江陵(今湖北荆州)。在夷陵(今湖北宜都北)一战中,周瑜大破曹军,迫使曹仁弃城逃走。周瑜成功夺取荆州重镇南郡,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在战后,周瑜积极筹划进取中原,提出了“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的战略方针。孙权在称帝后盛赞周瑜的开拓之功,将其视为东吴的柱石。

四、人物评价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

孙权:“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陈寿:“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毛泽东:“三国时代,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结果打了胜仗。现在我们要敢于启用年轻人,不能只看年龄,更要看能力。”

五、轶事典故

顾曲周郎

“顾曲周郎”这一典故源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饮酒三爵之后,只要有人弹奏有误,他必定能觉察到,并会扭头看向出错者。因此,人们传唱:‘曲有误,周郎顾。’”

自魏晋时期开始,“周郎顾曲”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用典故,用以形容某人精通音律,或对音乐的敏感。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便化用此典故,描绘了女子为吸引周瑜注意而故意弹错的场景。

一时瑜亮

“一时瑜亮”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禛的《〈古诗选〉凡例》,用以形容才能卓越、难分伯仲的两个人。这里特指三国时期的周瑜与诸葛亮。

饮醇自醉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周瑜为人宽宏,与程普虽初有不和,但周瑜始终不与之计较。后来程普对周瑜敬佩有加,说:“与周公瑾交往,就像饮下美酒一般,不知不觉就醉了。”后来,这一典故用以形容与宽厚之人交往时的愉悦感受。

雅量高致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记载,曹操曾派蒋干去游说周瑜归顺,但周瑜以礼相待,并以言辞和行动展示了其宽宏的气度和高尚的品格。蒋干回来后,称赞周瑜“雅量高致”,意指其气度非凡、品格高尚。

蛟龙得云雨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周瑜在写给孙权的奏疏中提到:“刘备有枭雄之姿,又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辅佐,若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恐怕会如蛟龙得云雨一般,终非池中物。”这一典故后来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池中之物

同样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奏疏,周瑜警告孙权不要过于纵容刘备,以免其成为威胁。他警告说:“若让刘备等人相聚于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后来,“池中之物”用以形容没有志向、安于现状的人。

总角之好

“总角之好”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用以形容童年时建立的深厚友谊。周瑜与孙策自幼相识,一同长大,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般。这一典故也用以形容童年时期建立的深厚友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