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新书推荐 | 《唐前庄子散文集》庄子篇目依次是

小编 0

《先唐散文》

魏代富

2022 年 1 月发布

52.00 元

978-7-101-15541-9

介绍

关于《庄子》的成书、文本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书利用出土文献、传世文献,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从考据学的角度进行考证,打破了人们对《庄子》原文的传统认识。本书作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观点:第一,现行版本的《庄子》成书于先秦之前,《庄子》很多篇章并不完整,而是后人拼凑起来的,内篇《逍遥游》、《齐物论》等也是拼凑起来的,部分内容并非庄子本人所写。 第二,《庄子》中确实有庄子弟子所写的内容,但这与墨子弟子、荀子弟子在《墨子》、《荀子》等书中也有所写的情况不同,因为墨子弟子和荀子弟子是同一思想路线的,所以墨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道家在开始的时候是温和派,在战国中后期左右转变为激进派。道家的温和派与儒家有重叠,而激进派则完全反对儒家,也反对道家的温和思想。庄子的思想仍然属于早期的温和派,而他后期的弟子则转向了激进派,这导致了《庄子》一书中出现了反对的思想。 第三,战国时期另有一位庄子,后世修撰《庄子》一书时,也将另一位庄子的信息一并整理出来,经考察,发现《说简》篇和《山目》中“庄周游雕岭番”的《庄子》可能就是庄辛。

此外,作者以深厚的校对功底,发现《庄子》文本中存在大量错别字、错句,并就版本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这点点滴滴的了解,启发读者反思传统的《庄子》研究路径,重新思考先秦两汉经典文本的准确性。

关于作者

魏代富(1985-),男,山东省莒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著有《唐前杂传地理志集补》、《阴云小说补证》、《世子评说补证》、《荀子集注补考》(合著)、《先秦两汉历史传说研究》、《潜夫说集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庄子》原著可能是用楚文写的

第二章 《庄子》各篇成书年代

庄子篇目依次是_《庄子》篇目_庄子篇目名称

第三章 《庄子》篇章编排问题

第四章:《庄子》中的重复问题

第五章 《汉志》五十二篇与现行三十三篇的关系

第六章 《庄子》内容辨析问题

第七章 《庄子》中与炼丹术相关的内容

第八章:《庄子》汉译本研究

第九章 金代《庄子》注本若干问题

第十章 杂项

参考

后记

前言

我从小孤僻,讨厌社交,喜欢独处。到深山老林捕蝎子蛇为乐;到江河溪流捕金枪鱼烹煮。久读老子、庄子,得其心。驱走世间寂寞,于无聊中感到平静。游走天地间,顺其自然;懂得不争不斗的境界,为人朴实。从世事变幻中得到启迪,感叹世事的复杂。恐欲求难满,厌诡计多端。喜食清淡,不肯吃甜辣之物,以扰乱口腹;执着褐色之衣,拒绝温热之物,以摧残身躯。陷于困境,不自拔,便会迷茫,茫然; 除不掉,就会焦躁不安。当我们被尘垢所扰,被物欲所侵袭,就无法克服忧患,又怎么会找到快乐呢?而且老子说要得清静,荀子说要得空,要得静。所以,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专一。为什么要专一呢?要内专一,不能外专一。我们会争大利,不会忽略小利。我们会贪图别人没有的东西,会羡慕别人有的东西。我们不向强者屈服,只靠打败别人来谋生,又怎么能专心做自己的主业呢?

而且,现在的功绩评定、领域划分、学者的限制,有利于庸才,不利于出类拔萃。我听过一则寓言,说:“从前有一头驴子在磨磨盘,前面挂着一颗萝卜。勤奋的人,赏脸暖;懒惰的人,挨鞭子挨饿。驴子们都叫苦不迭,但为了得到食物,它们不顾叫苦不迭地赶着干。”学者不是驴子吗?项目不是萝卜吗?我的骨头天生挺拔,百炼不折,直而不弯,宁可饱于谷壳,不愿贪求米粒;宁可饮水困难,不愿在笼子里讨饭。我羡慕乌龟的尾巴,模仿野鸡的翅膀,毛巾、箱子、笼子华丽的装饰。我为什么会混淆呢?我一直怀疑项目的价值。 为什么书院重用他们,政府提拔他们,学者敬重他们,愚民赞扬他们呢?为什么我们重名而轻视现实呢?是不是因为名气容易知晓而现实难知晓呢?然而名气往往出众,现实却往往微不足道,如果名气与现实不符,那么名气就会被现实所损毁。而且,这个项目的申请、报销、结案都相当复杂,我粗略估算,完成它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一个月就能完成一本书,何必因为一个月的工作而浪费一本书呢?所以,从丙申年开始,我就对自己的人生做了规划,放弃了这个项目,放下了其他一切,专心于一项事业去努力。

我的人生计划是校对诸子百家,再校对经史,这样校对可以学问,学问可以研究。这个计划其实从辛卯年就开始了,当时我是西北师范大学博士二年级生。我先校对《晏子春秋》,然后校对《管子》、《晏铁论》、《孔丛子》、《山海经》等书。大多是随手一做,不是专门做这件事情,所以内容浅薄,价值不大。博士毕业后,我进入山东大学深造,师从郑介文先生,对诸子百家的书籍进行整理。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世子书证》,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阴云小说补证》,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荀子会交会主辅考说》,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潜辅论补》。 我并不勤奋,质量也马马虎虎。后来我又从事《庄子教注平考》,才专心校对,搜集历代资料,纠正文中错误。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却还没有完成一本书。由于我生性懒惰,所以最后匆匆忙忙地完成了,疏于弥补不足。我写完《南华经》后,想研究《淮南子》和《冲虚经》,因为这两本书都与《南华经》有关。当时郑先生正在找人研究谶筮,我很荣幸地在其中。由于工作繁重,我便将计划搁置,转而研究谶筮。 但我研究完《南华书》后,总有两个念头难以化解:一是研究《南华书》时,要按照校勘的要求,保留原文的原貌,不轻易改动原文。校勘后,我发现《南华书》错谬颇多,有的错字一字之差,影响了文义,有的错字一段之差,省略了大部分文字。于是,我想写一本《庄子译注》,根据我的校勘,把正文理清。二是研究《南华书》时,我有许多发现,发现前人之言不实,也发现前人之言未收录,根不清则枝叶浅薄,我想写一本《唐前庄子散文集》,追溯其渊源,辅助我对《南华书》的研究。 但由于预言和占卜的工作,我没有时间写这两本书。

己亥年十二月,我回乡过年。祭祀了好久,本想好好享受这一天,却在去殿堂的路上,和老父亲聊天,玩弄野鸡。然而,只呆了几天,一过年,就想回校读书。庚赞预言疫情突然来袭,人心惶惶。正月戊辰,村里封了门。观察了几天,我想疫情不是一时的事,控制不住,学校就不开学;学校不开学,就不能回校读书;回不了校,家里就忙不过来了。时间过得真快,光阴不能浪费。家里资料不多,只剩下《庄子注疏集》的草稿,正好赶上完成《庄子·唐前论》一书。

我写这本书,有一个私心。是什么呢?我要正一下考据学这个名字。有人问过我:“你是做什么的?”我回答:“古书整理。”问者只说了一声“是”,没有说别的。问者以为古书整理不过是读读句子,小孩子做起来很简单。又有人再问:“古书整理,有版本、目录、集子,你是做什么的?”我回答:“整理。”问者只说了一声“是”,没有说别的。问者以为整理是小事,只要找版本核对一下,说“某某版本是某某”、“某某版本是某某”就可以了,很简单。后来,有人又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没事干,误导学生。” 井底之蛙不能言海,歪学无道。在我的治学理念中,校勘是一切研究的基础,一切研究都必须建立在文本的准确性之上。如果文本有误,一切分析都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空谈,混淆视听。当今的研究者,不了解文本,就讨论其思想、艺术、价值,夸大其词,杂乱无章,没有多少新意。一些聪明机灵的人,用西方的理论、东方的文章,削足适履;还用别学的概念,来讨论国学的思想,这是强求和逼迫。那些自满自满、自负自大、自夸自叹不能、自喜自止的人,其实才是应该自怜自哀的人。我认为治学之道,必须从校勘开始。 校勘不是校对版本,而是纠正文本的错误,探究深层含义;由校勘到训诂,训诂不是训诂前人,而是考查词语的来源,了解词语从古至今的演变。这样才能由小入大,见微知著,了解前人未说之事,纠正前人所说之事。

本书以《庄子注疏集》为参考,所引材料多出自《庄子注疏集》,但观点未见于《庄子注疏集》,因此关注本书的读者可一并参阅《庄子注疏集》。若有其他证据证明我的观点有误,我亦会予以更正。

写于庚子正月二十日,家乡莒县漯河市徐家庄

1917年9月14日古代文学教研室修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