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市级竞赛成果与思考童话的体裁分类有哪些

小编 0

比赛结果已经公布了,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但我觉得,虽然一个比赛的名次很重要,但所有参赛者都能从中获得一些对未来工作有益的思考,这也是官方为所有参赛者设定的初衷吧?

本次比赛的题目是《壶口瀑布》。作为统一教材中收录的新课文,这次比赛是我第二次接触这篇课文。第一次教这篇课文时,我对课文还是比较模糊的。这次看了几遍课文后,还是有些词句看不懂。不过我对最终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自然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综合考虑评委给出的成绩,我觉得如果能优化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那么对学生的引导可能会更加得当,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提升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写过的一篇关于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文章,是受到江阴徐杰老师《皇帝的新衣》一课教学记录的启发。现在自己读了一遍,为了加深对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探讨。

附录:

嫁接课堂语言以帮助知识获取

——以徐杰老师的《皇帝的新衣》为例看教师课堂评价语言

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上,面对学生纷繁的发言,我们常常发现他们已经偏离了我们预先设定的方向,进而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大门前绕来绕去,始终迈不出一步。于是,我们会抱怨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低下、教学状态艰难……种种原因,教师都会将教学效果低下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学生。读到徐杰老师讲授的《皇帝的新衣》课例,我恍然大悟,老师的教学,不就是通过看学生不同的发言来判断学生与课堂所学知识的距离,并巧妙地运用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根据学生的发言“嫁接”出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触手,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获取吗?

本课为学生设计了“讲故事”、“评价故事”、“读故事”和“续写故事”四个部分,目的分别是“培养学生在概括故事过程中把握故事情节要点的能力”、“在多角度欣赏童话故事中完成对童话体裁特点的理解”、“在阅读比较中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和“在情节的延续中深化对童话主题的理解”。

在第一阶段的“讲故事”汉语活动中,教师希望学生学会把握故事发生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从而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片段1:

学生:一位皇帝非常爱美,他喜欢炫耀他的新衣服。两个骗子给他做了一件假衣服,并告诉他只有诚实的人才能看出来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衣服,于是皇帝相信了。最后,一个小孩子说:“这件衣服是隐形的。”

老师:请大家坐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请给我们讲讲。

学生:不,这不是一个完整的介绍。

老师:缺了哪一部分?

学生:我没提衣服是假的,也没提孩子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你居然还加了一条:这件衣服不是假的,它根本不存在。你能告诉我这个故事里缺了什么吗?

学生:故事仍然缺少故事的发展过程,比如骗子如何欺骗国王。

老师:……下次我让你用三句话讲述一个故事时,你想提到哪些重点?

生:原因、过程、结果。

童话的体裁分类有哪些_童话体裁特点_童话文体的特点

当第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时,我们发现这样的概括并不完整和准确。课前结合学生的读书经验,徐老师让学生评价同伴对故事的概括效果,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互评,提高故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有学生指出第一位学生的概括“没有提到衣服是假的,以及孩子的命运”。我们知道,这位学生的发言其实是不准确的,但徐老师牢牢抓住了学生发言中提到的对象“衣服”,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并指出衣服不是“假的”,而是“不存在的”,纠正了学生对衣服的描述。

徐老师就是这样紧紧地跟踪学生的演讲,通过不断的纠正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概括一个故事,必须抓住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三个主要情节。

第二部分,教师希望学生在“评价这个故事好在哪里”的过程中,体会童话体裁的特点: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依靠大胆丰富的想象力,编造出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达到深刻的教育意义。这就是童话。在这一学习部分,学生给出了以下几个原因说明为什么这个故事好。

学生:除了那个孩子,其他人都骗了我。

学生:“皇帝的新衣”是一个不存在的故事。

学生:皇帝太相信别人了。

学生:我认为一个好的童话应该通过故事告诉别人一个启示或者一个真理。

学生:我也觉得好故事应该有个好结局。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因为结尾描述了小男孩如何揭穿骗局。

学生:我觉得一个好的童话应该有自己要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应该告诉我们生活中缺少什么。

我们发现,学生的回答非常原创,与我们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点有距离。但徐老师还是慢慢地跟着学生的讲解,引导学生向知识的另一端前进。当学生回答“《皇帝的新衣》是一个不存在的故事”时,徐老师接过学生的话,精准地提炼:

老师:这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你却把它读得像真的一样,对吧?请坐。虚构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这说明好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必须给人真实的感觉。

“不存在”是学生读完故事后的理解,徐老师提炼学生原来的语言,指出这是童话的虚构性特点,并强调童话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

当学生因为“皇帝太信任别人”而觉得故事有趣时,很多老师可能会觉得学生的回答与预设答案有些“不相关”,从而选择性忽略或直接否定。徐老师也巧妙地引导学生,将焦点集中在学生的言语上:

老师:一个好的童话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结合课文说说。你说皇帝太相信别人,太容易被欺骗了?他喜欢穿新衣服,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故事一定有一个好的理由,对吗?

徐老师将学生的语言“太相信别人”转化为“太容易被骗”,并进一步指出“被骗”的原因是“喜欢穿新衣服”。故事的开头就指出了皇帝的偏爱,徐老师于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好故事一定有好的原因。回顾这个过程,徐老师巧妙地根据学生的语言通过转化、引导、总结,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当学生指出故事因为文章的结局而精彩时,徐老师在肯定学生对结局的发现的同时,又补充了学生对结局的理解,告诉学生这种“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手法叫“急转直下”,而前面的情节渲染叫“造势”。

当有学生的发言没有提到“童话语言”这一预设的体裁特征时,徐老师直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重新去寻找、去发现,从而补充了学生对童话体裁特点的理解。

老师:我想问一下,这个故事是给小朋友看的童话故事吧?你觉得故事里的文字适合小朋友看吗?举个例子。

就这样,学生们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对童话进行了寻找、欣赏,最终感受到了童话语言的生动性。

总之,在徐老师的课例中,我发现课堂不是那种“一问一答,一答对”的“高端”课堂,而是非常接地气的“原生态”课堂。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可能一时语塞、哑口无言,更可能学生的回答与预设的知识“一河之隔”。老师该如何评价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我觉得徐老师在课例中给出了生动细致的指导。无论是纠正学生偏颇的发言,提炼学生原有的认知,还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补充认知,都要紧扣学生原有的发言,找到“共生点”,嫁接新的触角,帮助学生触及知识的彼岸,完成课堂知识的获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