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寻根记忆:唤起乡愁 - 家乡大戏台的故事

佚名 90

白河大戏台

□张慧琴

白河大戏台就像储存在我脑海里的一个文件夹,只要一打开,过去戏台上的一幕幕就在脑海里涌现。

我的家乡前白河村部前边有个大戏台,坐北朝南,是用石料垒起、砖块砌成,中间用土填满,十分坚固的大戏台;戏台前开阔、坚硬的土地就是看戏场。我家就在大戏台的北边住,离戏台约百十米,小时候常去看排戏、演戏。白河的戏是比较有名的,除了十月初八白河会和春节期间在本村唱戏外,还不断去外村演出。演员都是本村的,农忙时干活,秋收麦播,场光地净了,就开始排戏。在那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没有电视机,甚至大部分家庭连个收音机都没有,能够看场戏,也是一种奢侈。那时候,上学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课后作业,晚上没事,年龄大点的,有的参加了剧团去排练,年龄小的就去看排戏,看排戏的一般都是老人和孩子。前街有个疯老头也常去看,他的孙子孙女都在宣传队。人称疯老头,平时也没见他发过疯,常见他冬天穿棉袍儿,在街上溜达,有时看见人还笑笑,看着并不可怕。有一次排练武打片段,演员正演得热火朝天,打得难解难分,疯老头看得兴起,抄起一把长刀,抡了起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刀上下翻飞,四下乱抡,越喊他住手,他越打得起劲。吓得人们四处躲藏,蹲在墙脚不敢动弹。在这危急时刻,“杨子荣”挺身而出,抽个空,冲上去,从身后抱住了他的腰,人们趁机夺下他手中的刀,把他送回了家。好惊险啊,吓得我心惊肉跳,好长时间不敢去看排戏。

村里的戏一般在十月初八白河庙会上唱三天,然后就是春节唱到过破五,元宵节从正月十六唱到正月二十。平时除了外出唱戏,演员就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唱戏也给记工分,演员带妆各自回家吃饭。一般是一天三场戏,上午、下午、晚上各一场。小孩们一早就搬着板凳去占地方,中午、晚上几个小伙伴轮流换班吃饭,直到夜戏散场,才把板凳搬回家。

每场戏开始前,往往先打荒台,锣鼓敲一阵子,意在通知人们戏要开始了。“咚咚锵,哒哒滴,小朋友,手拉手,快快去,什么戏?革命戏,《沙家浜》,《红灯记》。”六七十年代的村剧团叫“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宣传队,唱的都是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杜鹃山》《龙江颂》《海港》等。翻来覆去年年唱,大人小孩都听会了,谁都能哼两段,唱几句。村里村外,田间地头,经常会听到唱戏声。人们会把唱词用在不同的场合,去赴宴,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要出门了唱“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就连哄孩子也能唱,“铁梅呀,你不要哭,莫悲伤,你要顶得住,你要坚强,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在地干活,眼看该下晌了,还没干完,吼一嗓子,加把劲,“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去交公粮,唱“龙江大队交公粮,该不该?”“应该,应该”!大红枣熟了,唱“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哎嗨呦嗬,心心向着共产党”。那时穿的是旧衣裳,吃的是粗菜淡饭,穷得只剩下了快乐。

白河人爱唱戏,好听戏,每逢唱戏,那是村里的大事,接闺女,叫女婿,七大姑八大姨都请来。周边三里五庄,十里八村的也都赶来看戏。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山人海;台上管乐齐鸣,台下人头攒动。戏台周围平房上、墙头上、树杈上都是人,压断树枝,掉到地上,跌个屁股蹲,也不嫌疼,拍拍屁股,接着看。来得晚的,看不见的,想往前边挤,你挤他推,开始捣缸(很多人一起拥挤)。有的被挤掉下板凳,有的被挤出了戏场,前边的小孩被挤得爬到了戏台上。维持治安秩序的民兵,拿着长竹竿对着拥挤的地方一阵横扫,人们纷纷弯腰低头,停止骚动。一场拥挤,位置来了个大变动,前边的小孩被挤了出去,后边的人挤到了前边。被挤出去的孩子们,跑到戏场外围去买糖葫芦、螺丝糖、甘蔗、焦花生,大人们也安静下来专心看戏。

戏幕拉开,踏着鼓点,跟着管弦伴奏,演员粉墨登场,台下也顿时安静下来,随着演员进入戏里。演员们逼真的表演,绝美的扮相,清脆悦耳的唱腔,像磁铁般吸引着观众,演到精彩处,台下叫好声连天;演到悲苦处,台下泪眼婆娑,唏嘘抽噎声不绝于耳,人们的情绪随着台上跌宕起伏。散戏了,回家的路上,人们还沉浸在戏里,边走边聊戏中的剧情、演员的演技。那时候,觉得那些演员演得那么好,他们就是心目中的明星。扮演李铁梅的小荣,扮演阿庆嫂的会荣,扮演李奶奶的荣叶,扮演沙奶奶的诺香,扮演李玉和的张本和,扮演杨子荣的张兆华,扮演郭建光的明放,扮演座山雕的文玉,还有滑稽丑角张本秋,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画面,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们的扮相、他们的唱腔真的很美很好,那时候没有梨园春、星光大道,如果有,说不定他们真有人能去打擂夺冠。时代造就英雄,时代也埋没人才,这些草根演员没能走向更大的舞台,真的有点儿遗憾。那时候,大戏台就是我童年的乐园,曾多少次梦想登上这个大戏台。

一九七六年十月初八白河会上,学校师生排演节目,登台演出。快板书、三句半、诗朗诵、舞蹈等,纷纷上演,我也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大戏台表演节目。虽说学生演得不专业,但那欢快喜庆的场面还是很吸引人的。

后来,村宣传队解散了,再唱戏就请外边的剧团,以唱古装戏为主。《穆桂英挂帅》《七奶奶醉酒》《抬花轿》,《铡美案》《铡赵王》《卷席筒》,《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吊孝》《秦雪梅吊孝》,一台台脍炙人口的大戏,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戏台演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大戏台道不尽世间人情、事理妒怨和仇情苦难,述说不尽人间雪中送炭与落井下石的有情无情缘,大戏台戏说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白河。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岁月无声,记忆永远。大戏台,承载着历史,记录着文化,传递着亲情。白河的大戏台,是我童年的乐园,是我内心深处的乡情故土,是我心中永不尘封的记忆。

用户评论

逾期不候

哎呀,听着这个标题我就想起了小时候那个热闹非凡的老乡剧院!那时候的舞台好像凝聚了四季的色彩和乡村的欢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一听到“大戏台”这三个字,我仿佛能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椅子,以及夜晚在星空下演出的奇妙景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身影

这个标题触动了我的回忆之情。那个地方不仅是表演艺术的集散地,更是乡亲们情感交流和欢聚一堂的地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老人们谈起大戏台,总能讲出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那是一种让人感慨万千的文化载体。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大戏台上曾经上演了不少经典剧目,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真是令人怀念的时光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身上有刺,别扎我

记忆里的大戏台不仅仅是表演艺术的一种体现,它见证了数不尽的年轻人青春与梦想的追逐。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每当夜幕降临,大戏台便成为村子里最美的风景线,那里有歌声、有笑声,更有浓浓的家的味道。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这篇文章的标题让人感受到深深的乡愁。每个人心中都有那样一片土地上的独特回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采姑娘的小蘑菇

读到“老乡们”三个字,心头一暖,仿佛能听到故乡的风声和那熟悉的呼唤。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大戏台不仅仅是看演出的地方,它更是一个承载着老一辈记忆的精神桥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这个题目勾起了对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在大戏台下的每个角落都是故事的发生地,充满了无限乐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家乡的大戏台”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在剧场里的笑声、泪水和梦想的交织,真的是无法忘怀的记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这样的标题能引起广泛的共鸣。无论我们身在哪片天空下,那颗乡情的心总是在夜深人静时与大戏台连在一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每当听到与家乡有关的故事,心中总会有说不出来的感动,尤其是这样充满回忆性的大戏台故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