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探索宇宙奇缘:月球探险故事》

佚名 69

有一天,苏联生物学家铁密夫接到星际航行协会的通知,要他参加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月球航行。铁密夫欣然接受了考察月球的光荣任务,感到非常兴奋。

出发的那天,铁密夫坐上星际航行协会派来接他的火箭汽车,赶往火箭飞艇起飞站去。

火箭飞艇起飞站设在一座小山脚下。考察队队员们要在那里先乘坐火箭飞艇,飞到预先准备好的人造卫星上,然后再乘坐宇宙火箭,飞往月球。

到了火箭场,但见火箭飞艇卧在高架跑道上,像一颗巨型炸弹。广场上,挤满了前来欢送月球考察队的人。当铁密夫跨出火箭汽车时,广场上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

火箭将起飞了,铁密夫和他的同伴们与欢送的人们挥手道了别,走进电梯里。

电梯升到最高处,将他们送上高架跑道。许多地勤工作人员正在做起飞前的最后检查。这枚闪闪发光的火箭,被安装在电力驱动车上。原来火箭飞艇是利用电流起飞的。

他们走进火箭,只见驾驶舱的内壁,镶着一层用来隔热和防震的海泡石塑料;前面的拱壁上装设着许多仪器,中间还有一个显示屏。舱里一共有六个座位,地方显得很窄。

队员们刚坐下,工作人员就帮助他们稳妥地系紧安全带,接着又给他们戴上无线电耳机和小型的麦克风,让他们可以在嘈杂的机声中自由交谈。

一切准备就绪,火箭飞艇在电力驱动车上,沿着高架跑道滑行得越来越快。忽然从机尾喷出一团火焰,紧接着一阵轰响,火箭便脱离了电力驱动车,闪电般地冲上天去。

轰响声逐渐轻微了,火箭飞艇进入平稳飞行。这时,驾驶员打开了显示屏,只见一颗明亮的小圆点,正在屏幕上缓慢地向右移动着。这就是火箭正在大气中航行的方向。

接着,屏幕上出现了另一幅图景:满天星斗的背景上,有一个忽而闪着红光,忽而闪着绿光的轮状星球,在不息地转动着。当驾驶员介绍这就是人造卫星时,队员们都感到很兴奋。

几分钟后,人造卫星由轮状星球变成巨大的陀螺。陀螺的中轴是个庞大的圆筒,腰上竖着一个大环和一面凹进去的金属盘。陀螺的四周还有许多较小的几何形体的建筑物,都缓慢地围绕着圆筒旋转。

宇宙火箭站和飞机库就在陀螺的下部。不一会儿,影子越来越大。飞机库的巨大黑洞里出现了一颗光亮的小点——信号灯。

驾驶员用校正器把火箭飞艇的“鼻子”对准了信号灯,火箭的机头部分就顺利地驶进了飞机库。

这时,舱内一盏绿色的信号灯亮了,显示飞艇已与宇宙间的真空完全隔绝。过了一会儿,舱门打开了,从外面射进一片耀眼的灯光来。

铁密夫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一个跑出舱口。谁知他身不由己,从舱口飞了出去。原来在这里,人体的重量只有地球上的三十分之一呢!

铁密夫轻飘飘地落了下来,但是他一挪步,身子又摇摇晃晃地飞腾起来。舱外来欢迎考察队的人,忙跑过去把他抓住了。

大家把脚尖勾住地板上钉着的铁襻,一步步地走向电梯间。铁密夫感到十分不安,在这种环境里,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在电梯里,向导员给铁密夫他们介绍说:“住宅区就在上面一层,那里用‘人造引力’代替地心引力,好像生活在地球上一样。这种引力是由人造卫星的旋转产生的。”

当电梯门再次打开时,仿佛是来到另一个天地。正中间是一间充满阳光的休息室,休息室的两边是很长的走道,两端有点弯曲,好像地下的隧道一样。果然在这里行动自如,像在地球上一样。

这里没有风雨,也没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太阳光是蓝色的,天空是漆黑的。只有璀璨的星星们,像嵌在黑色拱顶上的银灯,闪闪发光。

向导员陪着铁密夫到主任室去。人造卫星站的主任早已站在办公室门口,笑眯眯地等着迎接铁密夫。主任和铁密夫已相识多年,老朋友忽然在这地球以外的地方重聚,他们都感到很高兴。

主任告诉铁密夫,这次的月球考察队是由天文学家秋林、物理学家塔玛林、地质学家索可夫和铁密夫四个人组成的。考察队明天就要出发。

主任又说:“我们这里除了设有天文、物理、生物、化学、冶金等研究所和附设工厂以外,还有温室、植物园、动物园、医院、电影院、图书馆等机构。出发前,你可以到各处去参观一下。”

主任越说越兴奋,他认为对科学家来说,这里是一个从事研究的理想场地。铁密夫也很赞同这点,希望能留下来工作。

铁密夫特别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生物研究所。他在地球上就听说生物学家在人造卫星上获得了辉煌成绩,于是他和主任道了别,向生物研究所走去。

走道里充满强烈的阳光,沿途栽种着茂密的果林。铁密夫仔细打量着长得如西瓜般大的浆果,却不料那居然只是普普通通的西红柿呢。

从走道尽头向左拐弯,就是生物研究所的植物研究室。研究室里,墙上爬满蔓草,地上开满鲜花。铁密夫一面欣赏,一面向前走去。

所长出来接待了铁密夫。所长说这里的植物是用“太阳能”当肥料,所以生长起来特别快。这是地球上的生物学家从来不曾幻想过的。

这里的植物像神话故事里所描绘的一样:圆台面一样大的向日葵,鸡蛋大小的麦粒和玉米,蘑菇像把大雨伞,就连黄瓜、葡萄都大得叫人认不出来。

这里的树木也很奇特,叶片又黑又厚,叶尖却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来。每株树下都装着盛水的器皿,所长告诉铁密夫,这是人造卫星上的自然水源。

所长又把铁密夫带到一个大菜圃来,菜圃的左面是一片浓密的树林,右面就是一片宽阔的菜畦,种着瓜果和蔬菜。

这些蔬菜除了供应食用外,主要是提供新鲜空气。大量的二氧化碳从各处被送到这里来做肥料,然后从这里换取大量的氧气,所以这里被称为人造卫星上的肺脏。

铁密夫又在玻璃棚里看到许多稀奇的植物。那些在地球上长得矮小的植物,在这里都特别高大;相反,在地球上长得高大的树木却变成又矮又小。

所长又领着铁密夫去参观动物实验室。两人边走边谈,铁密夫感到自己的成就是多么渺小啊。

动物实验室里特别喧闹。一位动物学家正在替一群长相奇特的山羊改造羊圈。这种羊浑身不长一根毛,据说是专门用于食用的山羊。

铁密夫又看到一头体形奇怪的猪,体胖腿细,显得非常不匀称。如果它是长在地球上,这细弱的腿哪能支撑得住它笨重的身体呢?

在一间配置冷气设备的饲养室里,养着许多绵羊。它们的体格非常小,可是羊毛却有 1 米多长,遮没了全身,几乎让人辨别不出这是什么动物。

所长告诉铁密夫,在这里利用强大的宇宙线可以任意支配动物的发育和生长,这里有一种大牝牛,每天可以挤出几十桶牛奶。

他们来到另一间屋子,屋里有一条浑身无毛的狗,它听了所长的暗示,跑出来迎接铁密夫。原来在强烈的宇宙线影响下,动物的大脑也起了变化。

那条狗抬起前爪,样子十分亲热。铁密夫连忙伸出手,握住它的右爪,那条狗脸上立刻显出笑容来。

所长又对它暗示了一下,那条狗便点点头出去了。所长说:“它一切都懂,就是不能说话。刚才我是用‘信号语言’和它对话的。”

在物理研究所里,铁密夫会见了将要同往月球的物理学家塔玛林教授。他和物理学家们正在研究“太阳能”的利用工作。

塔玛林教授陪着铁密夫参观了许多工场后,来到光学研究室。他指着窗外那面盘子似的镜子说:“这面镜子能把太阳的光和热集中起来,送到锅炉里,变成动力来发电。”

工作人员正在制造电子管,这种电子管的精密度极高。每1立方厘米的容积里,只有一两个气体分子。

在另一间工场里,工人们正在替天文台赶制一批新型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的玻璃是用结晶质的流星制成的。流星是用火箭拖回来的。

这时,一块巨大的流星结晶被运进工场来。塔玛林教授说:“在宇宙间追捕流星,听起来有些荒唐。假如你去参观一下天文台,就会相信的。走吧,我们上天文台去看看秋林博士。”

天文台设在人造卫星的外面,从卫星上天文台必须穿上“飞行衣”,通过“真空室”。塔玛林教授取出两套像潜水服一样的飞行衣,分给铁密夫穿上。

飞行衣做得很精巧,有调节温度和通信的设备。衣服背后还配有一个氧气瓶和一支小型火箭。只要启动小火箭,人就可以在宇宙间自由飞行了。

接着塔玛林教授按了一下电钮,抽气泵立刻喧闹地工作起来。

一分钟后,室内就变成了真空。打开门,门外是一座用栏杆围起来的小平台。平台的中央有一条粗钢索,一眼望不到头。教授说:“这条钢索就是通往天文台的道路。”

站在平台上,可以望见地球上的高山、大洋:北冰洋的反光,西藏高原上白皑皑的雪峰,都清清楚楚地摆在眼前。

铁密夫按照教授的指导,用小铁链把自己绑挂在钢索的活动杠杆上。接着他开动背后的小火箭,身体便顺着钢索飞快地向另一端滑去。

不一会儿,黑暗的天空里出现了天文台。它是一个巨大的圆球。大圆球的四周有许多小圆球,球上装着望远镜。球与球之间是用管子接连着的。

到了天文台的入口处,他们马上攀住拉手,教授又轻轻按了一下墙上的电钮,门就自动打开了。

他们在真空间里换下飞行衣,向天文台的中心走去。这里像飞机库一样,身体失去重量,在室内行走时还要抓紧墙上的拉手,勾住地板上的铁襻。

秋林博士把他们引进了天体观察室,只见圆弧形的墙上装置着各种望远镜、光谱照相机、天体摄影机、太阳照相机和许多不知名的仪器。

除了各种天文仪器以外,使人不解的是贯穿在圆球空间的、用绳子织成的巨型“蜘蛛网”。天文学家像蜘蛛般倚在网上,聚精会神地工作着。

一位天文学家正在望远镜前观察天体,身旁凌空地摆着应用物件。铁密夫正想跃上去看个仔细,不料被秋林博士一把拉住。原来如果空气一流动,网上的物件就会被吹跑。人在网上工作,就是要使身体保持固定的姿态。

只见那位天文学家开动了旁边的小箱子后,接着就念起天文学和数学的术语来。秋林博士说:“这就是自动记录机。它不但能迅速、正确地记下科学家的观察心得,还能帮助数学运算。”

秋林博士把铁密夫拉到一个大望远镜前:“在地球上,大气层是我们顽固的敌人,所有的星空图像都被云层、尘埃、城市中的灯光和气流组成的大气层所歪曲了。你看,只有在这里才能看清它们的真面目呢。”

忽然,下班的铃声响了。可是窗外的太阳却依旧高高地悬挂在空中,室内的光线也非常明亮,怎么就下班了呢?原来这里的作息时间,都是根据莫斯科的时间来安排的。

当铁密夫他们回到人造卫星时,室内已是灯火通明了。天文台里明亮的阳光和这里辉煌的灯火,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铁密夫感到很奇怪。

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卫星上门窗和天棚的玻璃是使用两层“偏振片”制成的。当两片玻璃重叠在一起时,光线很容易照进来。如果把其中一层适当移动一下,那么光线就被挡在外面,室内就变成漆黑了。

铁密夫等人到了大礼堂,但见人们都像过节一样在欢乐地唱歌、起舞。他们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在这里得到休息和放松。

第二天,科学家们辞别了卫星上的居民,在秋林博士的率领下来到“宇宙火箭”场。场上停着的银色宇宙火箭,被阳光照得雪亮。

宇宙火箭的箭体像长着翅膀的鱼雷,火箭尾部装着四个长长的筒状燃料箱。它既不同于火箭飞艇,也不像流线型飞机,看起来显得很笨重,但它的飞行速度却远远超过了火箭飞艇。

当科学家们走进机舱后,宇宙火箭慢慢驶出勒住它的自动金属环,脱离人造卫星起飞了。

星际空间的天气异常明朗,总能看得见月亮、地球和星星,不致发生迷路的危险。舱内也很宽敞,有完善的生活设备,队员们可以随时和人造卫星上的主任用无线电联系,报告途中情况。

几天来,火箭飞行得很正常。在航行途中,可以按时收到莫斯科电台的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节目,还能通过无线电和地球上的家人通话。

通过显示屏,科学家们看到了越来越大的月球。秋林博士说:“一般人都认为月球上缺乏大气,不可能存在有机生物,但我始终认为月球上至少还有少量的气体。因此,月球该是个有生命的星球。”

秋林博士接着说:“月球的另一面,直到现在还不曾为人类所发现,正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我想在那里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奇迹。”说到这里,屏幕上突然出现由三个圆圈组成的圈谷——克拉威火山。

这时,火箭距离克拉威火山只有两三千米了。火箭飞行的速度淅淅降低,可是科学家们的心却开始紧绷起来。秋林博士盯着屏幕里越来越大的克拉威火山,指挥着火箭如何降落。

高度计的指针继续向下移动,500米···200米··闪着星星的天空不见了,出现在窗外的却是陡峭千丈的悬崖。一会儿,火箭安全降落在克拉威火山圈谷里。

“乌拉!”火箭舱内立刻骚动起来,大家的心情是多么欢欣和激动啊。他们相互热烈地拥抱起身边的伙伴。

铁密夫一走出舱口,立刻被一种新奇的景象震撼了。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陡峭的悬崖,杂乱的断层,有三个锯齿形的火山口,几乎贯穿了整个山谷,显得一片荒凉。

他赶忙顺着软梯往下走去。向右面一看,只见地球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悬在黑色的天幕上。森林、山脉和河流在地球上组成了各种彩色的花纹。

考察队队员们像出笼的兔子一样,一个个跳到月球上。秋林博士庄严地用手指,在地上划写下了“苏联万岁”几个大字,然后就地进行了登月庆祝。

大家正说得高兴,驾驶员已从火箭的汽车库里卸下了“月球汽车”。秋林博士就叫大家上车,准备向哥白尼火山前进。

月球汽车在地面上跑了一程,就开始上升。而宇宙火箭依旧竖立在凹凸不平的泥坑里。

汽车以每小时1000千米的速度飞行着。不多一会儿就进了哥白尼火山口。它好像一个圆盘,圆盘正中高耸着一个圆锥体,周围有一圈石块堆成的绝壁。

地质学家索可夫指着山峰似的圆锥体说:“因为月球夜晚和白天的温差有200摄氏度,岩石受到忽冷忽热的变化,就逐渐分裂了。这些石块是从山顶上滚落下来的。”

车一停下,秋林博士就沿着笔直的岩壁向上攀登。不料有许多大块的岩石,从圆锥形的山峰上崩塌掉落下来。

秋林博士慌忙从峭壁上跳下来,气喘喘地说:“真遗憾,我们选错了时间。攀登月球的山脉应当在月球的黄昏或黑夜。算了,我们还是到风暴洋去吧,再从那儿到月球的另一面去。”

在飞向风暴洋的途中,铁密夫对这个古怪的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假如月球上真的有过海水,那么,海洋里一定存在过生物..·人类或许可以使它恢复生命。

风暴洋原来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丘。铁密夫看到远处洼地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影子,好像一只只被拆坏了的竹篮。一下汽车,他就向那影子奔去。

原来这些竹篮似的影子是一排排古怪的石头。铁密夫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石头,它们的形状有点像长着肋骨的脊柱。难道这就是海洋生物的遗骸吗?铁密夫被自己的推测惊住了。

铁密夫忙用锤子敲下一小块石头,它的断面与动物骨骼的断面一样有许多细小的孔洞。铁密夫经过反复研究,证实了这些石头就是一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

这时,他眼前呈现出一幅可怕的图景:风暴洋上电闪雷鸣,巨浪滔天。许多庞大的怪物,张牙舞爪,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海上翻腾。

铁密夫不顾危险,继续向前走去。忽然他的面前横着一条黑洞洞的大裂口,深不见底。他便停下来仔细观察。

在裂口的边缘,他又发现了一些圆柱形的碎石片。这或许是植物的化石,但是为什么会在海底出现呢?于是,他打开手电筒,沿着斜坡走下去,不觉越下越深。

突然,在斜坡上现出一片森林似的、多角的东西。“珊瑚!”他不觉惊叫起来。这些珊瑚不仅又大又长,而且色彩也非常鲜艳。

再往下走,发现了更多的骨骼,直的或螺旋形的长牙、软骨片、肋骨、头骨···原来这里是一座动物的坟墓——生物学家的宝库。

铁密夫用随身带着的口袋,装满了标本,兴冲冲地走出裂口。只见秋林博士和地质学家索可夫正在一座悬崖前,敲击岩石。他们的四周闪耀着一片霓虹般的霞光。

原来索可夫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钻石矿,他和秋林博士两个人一边敲击,一边挑选。这里还有沙翡石、绿闪石、紫水晶,红的、黄的、蓝的、灰的各色矿石洒了一地。

铁密夫向秋林博士报告,他发现了植物化石和动物的遗骸。秋林博士对他的重大发现表示祝贺。为了争取时间,他们继续乘车向月球的另一面飞去...

到了月球的另一面,队员们很紧张,希望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但是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山脉、圈谷、火山口、峡谷和干涸的海洋。

突然,一座高约15000米的大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秋林博士便叫驾驶员在前方最高的山峰上降落,以便考察整座大山的形势。

驾驶员费了好大的劲,才将汽车停稳当。站在这座山峰上,可以看清整个月球的背面。秋林博士不禁乐得欢呼起来:“找到了!找到了!这里才是建立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观象台的理想台址!好吧,我们快下去看看。”

原来,山峰底下是个由峭壁构成的峡谷。这个峡谷既深又窄,不但可以避免阳光的直接暴晒,还能够防御陨星的袭击。岩壁上还有许多蜂巢似的小山洞,真是再安全不过了。

这时,铁密夫忽然发现对面峡谷的岩石间,密布着有颜色的斑点。被阳光照到的地方,斑点好像是绿色的草坪,而在阴暗的地方却像褐色的棕垫。这两种颜色的斑点,随着阳光的转移不断变化着。

铁密夫走近一看,这些斑点又像粗糙的毛毡。它们正悄悄地从阴暗的地方向有阳光的岩石上移动着。铁密夫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他马上用小刀割取了一块“毛毡”,反复观察起来。只见“毛毡”的正面是由枞树形状的小纤维组成的,它的反面是白色的、胡桃一样的吸枝。

这是个有生命的东西啊,月球不是死亡的行星!铁密夫兴奋极了,继续向峡谷深处奔去。这个峡谷渐渐往下倾斜,变成一条黑暗的山沟。

突然,他感到黑暗的山沟里,有一股摇晃不定的光线。定神看时,只见一股气流从沟的深处向外冒出来。

他随手抓起一把灰土,向冒烟的地方撒去,灰土马上飞向一边。铁密夫肯定了自己的推测:这是硫磺蒸气的出口——“间歇温泉”。原来月球的深处还残留着火热的岩浆呢!

铁密夫正看得入神,秋林博士和同伴们已坐着汽车寻来了。大家对这个“间歇温泉”都感到非常惊奇。秋林博士笑着说:“该把它叫作铁密夫温泉,它将会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赞誉。”

观察了一会儿,索可夫建议找一个比克拉威火山更适合的地方来建立永久性的火箭接送站。秋林博士思索了一下说:“那么让我们到雨海和亚基米德山脉一带去看看吧!”

飞行了四五个小时,他们终于回到月球的正面。眼前出现一片较低的平原,地面上满布着丘陵,好像波浪起伏的海水,这里就是“雨海”。

索可夫兴奋地说:“多美丽的海洋呀!这样平坦广阔的地方还是第一次见到呢!照地势来看,这是个建立火箭接送站的理想地方呢。”秋林博士点点头:“好——准备降落!”

汽车降落后,考察队队员们很快地竖起钻井,分头进行地质、土壤、温度等测量研究工作。

测量的结果,令物理学家塔玛林感到很满意。他说:“这里不但岩层坚硬,而且气候也较凉快。白昼只有4摄氏度,完全具备建立火箭接送站的条件。”

科学家们完成各自的考察任务后,回到克拉威火山。宇宙火箭静静地屹立着,它仿佛正在迎接考察队队员们的胜利归来!

漫长的黑夜将要降临了,大家收拾完毕,秋林博士宣布立刻飞返人造卫星。这时,大家对这美丽的、有生命的月球,都产生了恋恋不舍的感情。

这次月球航行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考察队获得了伟大的成就。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将为人类的繁荣和幸福,提供更丰富的物质资源,开辟更广阔的科学领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