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后台回复“250部”可获取250部经典电影
BBC的纪录片很有名,他们擅长把画面拍得美炸,也擅长用宏大的人文视野来叙事。
BBC也是高冷的,尽管他们拍过让中国人美醉了的《美丽中国》。
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对中国的态度有着西方的政治正确:《中国学校》、《中国的秘密》(就是思聪出镜接受采访辣个)等等,能让中国观众秒自卑了。
(美丽中国、中国学校)
随着春节的临近,一部BBC2016年拍摄的,讲述中国新年的纪录片开始热传。
这部片子一改BBC以往无所不知的精英腔调,记录了中国春节期间的春运、家庭聚会、抢头香、冰雪节等一系列传统活动。
三观很正,情怀极阳光,实在让人错觉是中国拍的新年宣传片。
扑面而来的中国温情,满眼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影,让歪果仁对中国“高冷”科技、民生叙事的宏大场景目瞪口呆!
原来我们的中国年是这么值得解读的优秀文化。
BBC,番茄君虽然不知道你肿么了,但是这事给你一个大写的赞,我喜欢。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海报喜庆红火,春晚风!
豆瓣8.1的评分。
片子一共三集,回家、团聚、欢庆三步走,从哈尔滨到香港,团队辗转多个省市。
团队的格局很大,拍摄的野心早就超过了中国年,而是放眼了整个中国。
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西方对我们的了解其实远不及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因此整部片子都洋溢着amazing的感觉。
节目组还颇为走心的邀请华裔演员来担任主持人,亲切度提升了不只一点点。
那对大胡子主持人更是让人印象深刻,看片子的胖友应该没有人能抵抗这俩二货。
Part 1 挤挤挤
让人惊叹的开始,外国人不知道什么是春运,这下长见识了。
北京有2100万人口,而春节期间公路出行多达上百万人。
这位主持人用“惨不忍睹”这个词来形容——如果你真的体验过北京堵车的话。
据司机说,春运期间的出租车一小时能走六七公里,就算是正常速度了。
这么算下来,汽车平均每分钟只挪动了100米……
外地人眼中,北京的哥有两特点:
一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能聊;二是脾气忒大,均是路怒症易感染群体。
这位司机师傅来气了,抱怨起肇事司机耍流氓,占用两条车道。
还记得之前那部韩国的纪录片《超级中国》里,记者采访排队买票的乘客,让他谈谈对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有什么看法时,那位乘客说“人多力量大,挺好的”。
可是当你来到北京西站,通过航拍镜头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排队进站的人流,想到的词肯定不是“挺好的”。
番茄君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一天之内卖出560万张车票,每天20万人经过北京西站的检票口。
这是个什么概念?
女主持人说:“感觉像整个国家都在移动”。
春节期间开设了2800多列旅客列车,通往全国四面八方,辛苦劳累工作了一年的人们,还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回家乡。
有16个小时车程的。
甚至还有31个小时的。
番茄君曾有一个同学从成都坐火车回哈尔滨,用了40多个小时,整整两天!
这些是火车站负责搬运行李的“小红帽”。
平时他们一次要搬运60公斤的货物,而春节期间至少100公斤。
别人都在合家团圆,而他们的春节却要在工作中度过……
买不到车票的农民工,也有自己的回家方式。
比如在广东肇庆,就有大批的农民工骑着摩托车,行驶几十个小时回家。
翻越万水千山,只为遇见你。
当亲人相见时,旅途中的疲惫风尘也都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爱。
Part 2 玩玩玩
说到年味,还得去北方,尤其是东北。
为了拍出中国冬季的旅游特色,摄制组专门来到了北国冰城哈尔滨。
因为这噶有老多好玩的东西了!
健身体魄的冬泳!
主持人把手伸进冰水里感受一下那温度,这表情——
零下20多度,冬泳勇士脱了衣服,一猛子扎进去,R级酸爽都形容不了!
冬泳者平均年龄70岁,他们常年冬泳,身体硬朗得很!
哈尔滨必去的旅游景点:冰雪大世界。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冰上游乐场,有好几十种冰上游戏设施。
比如冰滑梯,坐在爬犁上,沿着长长的轨道往下飞驰,刺激了!
两位主持人跟孩子们一起玩起了冰上拔河。
到了夜里,整个冰雪大世界都成为了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
这些冰都是从松花江里采出来的(流动的水结冰才能透明),每年世界各地的冰雪雕塑家都会云集于此,用这些冰块雕刻出最美的作品。
但是这些美景只能存在三个月,春暖花开之后它们都会融化。
据悉,2017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北方分会场就设在哈尔滨,大家会有机会再次欣赏这个童话世界。
放烟花炮竹是过年的传统习俗。
在湖南浏阳就有中国最大的烟花制造基地。
外国人对这种玩意也很好奇,于是跟科研人员一起做了个实验。
把各种粉末混到一起,然后拿到实验室里点燃。
实验还挺成功,那堆粉末发出了亮眼的红色。
中国人就是通过这样的反复试验,把原本应用来作武器的东西,当做了过年的装饰品。
还有的地方不用放炮竹,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替代品来庆祝新年。
在北京西郊,拥有500年历史的暖泉镇,保留着打树花的技艺,也就是把热熔铁水扬在空中,形成漂亮的“烟火”。
最初是由于当地人买不起烟花,就用铁水飞花来代替,但如今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民俗。
不过这技术可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1600多度的高温很容易把皮肤灼伤。
想看打树花,现在你得花钱买票进场观看了。但是绝对值回票价。
金色的铁水在空中飞溅成一个巨大的“皇冠”,人好像身处在风暴眼当中,壮观之极!
Part 3 吃吃吃
中国人的食物在老外眼里就是神话。
摄制组来到了北京,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美味佳肴”。
烤蝎子、烤蜘蛛!
还有中国唯一出品的特产——辣条!!!
老外饶有兴趣地吃着辣条,觉得甚是美味。
万万没想到,辣条的年销售额竟然高达500多亿元。(我就喜欢老外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主持人买了两棵大白菜,拿回去做火锅。
北京老火锅,肉和菜倒入火锅里煮熟后蘸着香油吃,那味道美了。
老外吃得津津有味,不禁感叹:“这真是天才的发明啊!”
中国人爱吃面食,尤其是北方人,逢年过节甚至过生,总得来上一碗长寿面。
别小看这一碗面条,里面可大有学问。
世界单根最长面条的纪录保持者就在中国,他还现场表演如何抻面。
满满的一盆面,可以抻出500多米的面条,最长的甚至可达1918米!
看来这抻面条也是个费劲儿的体力活。
中国人为了桌上的美味,可以付出一切。
在冰天雪地的吉林查干湖,我们就有幸目睹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冰湖捕鱼。
数九寒冬,众人在冰面开凿冰洞,洒下渔网,看着鱼群往网里钻。
劳作一整天,有这么美味的鱼做晚饭,还有什么不值得呢?
通常外国人来中国,学做的第一道中国菜就是包饺子。
包饺子是有讲究的。
很多人包饺子的时候都会在里面包上一个硬币,谁吃到那个饺子,会幸运一整年。
英国人也会在圣诞布丁里放一枚硬币,异曲同工。
但是这户人家觉得包硬币不卫生,所以用花生代替。为了防止把花生吃掉,还特地包了三粒花生。
饺子煮好,上酒,四川白酒、汾酒、五粮液、茅台……
那种如同“胸腔小型爆炸”的感受让两个老外印象深刻。
习惯了高脚杯的他们对小杯子印象也不坏。
Part 4 新民俗
大年三十的春晚,好不好看都要扫一眼。
春晚是已经载入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电视节目。
据上一届春晚的总导演吕逸涛说,这个纪录是8亿人!
为了这台晚会,中央电视台在前一年的夏天就要开始筹备。
这部纪录片的摄制组被允许进入春晚后台拍摄,在排练时拍摄了很多演员们准备节目的画面。
许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也出现在了纪录片中。
比如香港人每年春节都会去求签,希望求得一张“上上签”。
如今求签方式也已经更新换代,计算机算命的几率更准确。
香港还有舞龙舞狮表演,增添不少节日的喜庆氛围。
到花店买点鲜花装饰自己的家,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你知道这些花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70%的花从云南运来。云南也是中国的鲜花供应中心!
你更不会想到,原来这些花是通过拍卖的方式被花商买下的。
并且拍卖不是比谁买得贵,而是比谁买的便宜。
如果不是这部片子,相信身为中国人的我们都未曾见过甚至没听说过这些。
在制作团队眼里,中国不仅是个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也是个非常时髦的现代化国家。
(上海陆家嘴)
片子不吝以最大的褒奖赞美着北京和香港。
由此可见,BBC的这部纪录片,在表现中国的春节盛况的同时,通过一个横截面,展现出了一个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新时代中国。
摄制组从哈尔滨、吉林、北京,到河北蔚县、湖南浏阳,再到四川、云南、广东、香港,从北到南纵越中国,也只有这样的手笔才能展现这个庞然大国的春节全貌。
而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受到好评,也是因为摘下了有色眼镜,还原了一个非常真实的中国年。
没有高大上,也没有不堪,就是很传统的,在我们眼里平常,但在他们看来惊讶的中国年。
番茄君和其他观众一样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习以为常的身边事被老外惊叹个没完。
自豪之余,也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么有意思的节日被我们越过越没意思了。
今年依旧缺敬业福,可以想见又是一个抱着手机,抢红包发祝福信息的大年三十儿。
看完这片子就一个想法,今年一定要认真过年!
郑重地说每一句“过年好”,仔细咂摸老妈包的饺子,少玩手机,多跟家人聊天。
虽然听到的是英语,但我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熟悉的乡情乡韵。
新年快乐!
想要看片的盆友,公号回复“中国新年”就有
需要电影的可加番茄君微信号:gudajun888
欢迎你在下面评论留言,老司机番茄君带你撸片
标签:
用户评论
读完这个标题后,我被深深吸引,因为它跨越了文化和地域的界限,让我们对那些我们熟悉的节日以全新的视角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隐藏着那么多温情浪漫和奇妙的故事,让人大开眼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BBC将中国古老的习俗与童话般的想象结合在一起,真是巧妙得妙不可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中国年味的了解仅仅是一点皮毛,这个标题让我迫切想去深入探秘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英国的角度解读中国传统节日的魔幻色彩,这份文化交融之美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后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宫廷里的一个神奇节日,充满了神秘和惊喜!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激发我对全球各地文化的兴趣。从中国年里我们能学习到太多关于爱与庆祝的方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BBC的演绎方式让我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并开始期待今年的中国节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第一次意识到,每个国家的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说故事和深层的情感价值,真是大开眼界!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后我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原来每一个看似平凡的节日背后都有如此不凡的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BBC真是太擅长用创新的方式解读传统了,这个标题让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好奇心倍增。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个标题我想起了家乡的传统习俗,这真是一个触动人心的话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没想过中国节会以童话般的面貌展现在西方媒体中,这种融合让人感觉充满诗意和想象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不同的文化视角看中国传统节日,让我对世界多了一份理解与尊重,这份文化交流真的很宝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将中国文化与儿童故事的元素巧妙结合,不仅丰富了我对节日的理解,而且还让整个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BBC用童话般的语言来描述中国年,我感到这样的文化传递方式特别能够引起共鸣和兴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美,这确实让我收获良多,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温暖。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不仅是一场文学旅行,更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探索的过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BBC对中国节日的独特诠释让我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价值值得被世界了解和尊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中国传统的春节不只是一个充满鞭炮声的日子,它还拥有丰富的传说和寓意,真是引人入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