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育儿解惑:如何向孩子揭示童话背后的真实?心理学家揭秘童话的心理学价值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这个同事的做法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孩子相信童话是真实的阶段并不长,能被父母温柔对待,是一件非常温馨的经历。
但是,有些家长也担心,这样做会不会让孩子混淆了童话与真实的世界?
最近《奇葩说》也将"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放到了辩题里,引起了一些讨论。
站在节目的立场,要制造出鲜明的观念和冲突才更好看,会刻意强调"是否告知真假"的辩论立场,还会利用到许多辩论技巧,这就造成了与真实的育儿场景有些脱节。如果父母在生活里也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免为有些偏颇。
作为家长不妨先跳出"真假"的思维局限,先来看看心理学家怎样解读童话对孩子的意义。
心理学家认为:童话能解决孩子自身冲突
如果不去深入探讨,我们很容易把童话的作用想得比较简单。大人通常会认为,童话里的梦想、魔法、奇幻场景等神奇的元素,对孩子富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些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形成精神寄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过,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卡什丹教授却认为童话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能解决孩子的自身冲突。
他在《女巫一定得死》中重新解读了我们熟知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吸引孩子的除了丰富有趣的元素,还因为它符合孩子内心的需求,孩子能从故事情节中获得认同心理。
丨反面角色是孩子内心的照应
无论是西方童话里的女巫或恶龙,还是东方童话里的妖精或鬼怪,这些童话故事里的大boss,在谢尔登·卡什丹教授看来,不仅代表的是生活里的邪恶力量,也是孩子内心"童年版的七宗罪"的照应。
孩子们透过主角战胜邪恶,来处理自身"虚荣""贪吃""嫉妒""欺骗""色欲""贪婪"和"懒惰"等问题。
所以在童话故事里,女巫一定得死,这样孩子才能顺利解决自身成长中的各种冲突,心灵获得满足。
丨为孩子提供情绪的出口
面对成人的世界,孩子还显得非常的渺小,他们常常会感到无力,也不知道如何表达与宣泄。
童话故事里的许多情节,不会在真是生活中上演,但依然充满感染力,这是因为它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情绪的出口。
多年来,像孙悟空摧毁蟠桃园、打翻炼丹炉,哪吒痛扁三太子、大闹龙宫等,这些具有冲突情节经久不衰,深受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它们符合了孩子的心理诉求,情绪可以借故事获得宣泄。
丨经历探索与冒险才能成长
经典童话故事《绿野仙踪》,讲述的是一个叫桃乐丝的小姑娘,意外踏上一片神奇的森林,在一系列冒险之中,学会了利用勇气与智慧,战胜邪恶的故事。许多童话也都有这样丰富的冒险经历。
孩子都希望自己聪明、善良、勇敢并能实现梦想,但在真实生活里踏上冒险征程却又不现实,会受到父母的钳制。
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教授林耀盛这样描述童话:
童话世界不是人类面对繁琐复杂生活的桃花源地,也不只是一种降魔净化的仪式象征而已,而是孩子历经锤炼而更贴近当代社会多元化的真实情景。
可以说,孩子是借由童话场景,模拟陷入困境、寻找脱困智慧的过程,从而不断扩展自己人生宽度与深度,获得心灵的成长。
过于沉溺童话的负面影响
看完整期《奇葩说》,其实到了最后,不过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肯定了童话对孩子成长的激励作用。
但是,所有事物都有具有两面性,童话的作用也不全都是积极正面的。家长也应该警惕,若是引导不当,孩子过于沉溺相信童话是真实的,也有负面影响。
丨安全隐患
《奇葩说》第一个出场发言的冉高鸣,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曾经有新闻报道,女孩模仿童话里的仙女从13层的高楼跳下,幸好被空调室外机拦了一下,没有造成大伤害。
这类新闻也不止一例,还有小朋友被同伴绑在树上烧伤,起因只是孩子们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节,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真的受伤,甚至有生命危险。
丨认知失调
还有的孩子一直追求童话故事里的"公主梦",不能客观地看待真实世界,抗挫能力很差。这是一种认知失调的表现,若是在小时候还没有太大影响,可如果长大以后依然如此,就像许多人口中吐槽的那样"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会让生活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与困境。
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
那么,要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到底要不要跟孩子解释清楚,童话和真实世界的关系?
1.理智看待孩子认知发展程度
有大V吐槽:"但凡接触过孩子的都知道,孩子知道童话是假的,真正愚蠢是一些大人,居然不知道孩子知道童话是假的。"
其实,真实的生活场景没有那么绝对。孩子对"真假"的概念并没有那么清晰,受到家长、老师、同伴和社会的共同影响,这是由于孩子认知还不够完善所决定的。
举个例子,孩子可能因为父母说过,知道天上不可能有嫦娥,可转过头和同学津津有味地聊上一会儿,又相信了嫦娥是偷吃了仙药下不来。
孩子很可能一会觉得童话里的情节是真的,一会又觉得是假的;也有可能相信这个童话是真的,但明白那个童话是假的。成年人很难回忆起,具体在哪一刻知道童话都是假的,也是因为受到了太多因素的影响。
对于童话真假性的认知,孩子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知,当然也不至于比大人更清晰。
2.顺其自然,不要设置仪式感
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个情节,耿直的学霸姐姐告诉了5岁的邻居小妹妹,"圣诞老人不存在",小妹妹梦想破碎哇哇大哭起来。
如果家长不顾孩子认知发展的程度,硬要告诉孩子"童话都是骗人"的,显然会打击到孩子,也十分没有必要。
标签:
用户评论
真的很难说要不要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啊!我小时候相信童话也过得很开心,它给了我很多想象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现在想想这些故事里的道理,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需要学习的价值观,我觉得这很值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观点好有道理啊,我经常会跟我女儿讨论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问问她怎么看待他们面对困境的态度和行为,这样能帮助她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许童话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设定,但它可以作为启迪我们思考人生的一种工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说得对啊!小时候的童话故事真的充满了很多美好幻想,虽然我知道它是假的,但我依然把它当成一种精神寄托和激励,帮助我度过一些低谷期。而现在,当我跟孩子分享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会引导他们去思考其中的寓意和现实意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理学家说童话解决孩子自身冲突?我觉得这个说法太绝对了!很多时候,孩子们的情绪波动来自于他们无法控制的环境和现实关系。单纯依靠童话故事来解决这些情绪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同意这篇文章的说法,我觉得童话的故事可以是孩子们的幻想世界,让他们沉浸在美好的梦境里,也是一种心靈享受。如果他们从小就被告知童话是假的,那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心理学家观点有点片面啊!童话确实能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简单的冲突和疑惑,但对于复杂的问题,还是需要家长引导和现实生活中获得解决方案。如果只是单纯地依赖童话故事,可能会让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偏差。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听童话的故事真的能够让我放松心情,沉浸在美好的世界里。虽然我知道它不是真的,但我依然很喜欢那些充满魔法的场景和人物,它们带给我的快乐是真实的。我觉得每个时代的儿童都需要这些童话故事来慰藉内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小时候也信了很久童话故事里的魔法和神仙,直到大了慢慢明白真实世界并不像故事那么简单,有些事情确实无法用魔法解决。不过童年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让我回味无穷,童话故事就像是一段奇妙的梦境,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的美好与温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说童话是假的太绝对了!虽然它们不是现实世界里的故事,但它们反映了一部分人类的理想、愿望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或许能够引导孩子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生,所以童话并不能被简单地定义为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同意这篇文章所说的观点,我认为孩子需要一些童话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现实世界充满了压力和挑战,让他们在童话的世界里释放压力,寻找快乐也是一种重要的体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童话故事对孩子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勇气的以及对美好的渴望。即使知道它不是真的,但那种积极的精神力量依然能感染我们,尤其是在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挫折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启发性!确实,很多的时候,童话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映出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挣扎。通过引导孩子思考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时候,我觉得童话故事就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们让我们重新体验童年时期的快乐和纯真,即使在成年之后,也能从那些美好的故事中获取慰藉和力量。所以说是否需要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哲学性的问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心理学家所说的观点很有道理!很多时候,儿童的冲突源于他们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缺乏安全感。通过童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每个时代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幻想空间,童话故事就是孩子们进入梦想世界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和希望。如果从小就被告知童话是假的,那他们的想象力就会受到限制。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我很喜欢听爷爷讲童话故事,那些充满色彩的场景和离奇的冒险经历让我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虽然我明白这些都是虚构的,但我依然喜欢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感动。我认为童年时期接触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