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卖火柴的小女孩》:情感内涵探究与语文学习解读

佚名 58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情感内涵探究与语文学习解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情感内涵探究与语文学习解读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我们一般的理解是: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文章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然而,也许一直以来,我们对它多有误读,传统的语文教学也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在此对这篇世界著名的童话进行探源阅读,让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解读它,也许会获得不同的认识。

探源阅读(一)

借助网络,百度搜索,了解作者相关资料:

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

1828年,安徒生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他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探源阅读(二)

借助网络搜索,我们还可以查阅到安徒生的个人经历:

安徒生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有一个著名的祈祷:“上帝,请让我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你!”

曾有一件他童年时期的逸事。那时还是穷苦人的孩子的安徒生到别人家的地里拾麦穗,被一个出名的性格暴躁的管家追打,当棍子要落下来时他大叫:“你敢当着上帝的面打我吗?”结果那个管家不仅没有打他,还奖励了安徒生。我们可以猜测这件小事给安徒生的成长和人生观造成的影响。安徒生的成功之路无比艰辛,也受过别人的鄙视和非难,但是他认为,上帝在每个人心里都种下了善的良心。

在安徒生自传的首段,他就告诉读者:“我的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我一生的历史将向世界表明——有一个亲爱的上帝,是在指引着万物去完成美好的心愿。”

十四岁时,这个贫穷、孤苦无依的孩子第一次从家乡欧登塞走向外面的世界,他先跪下祷告,恳求上帝正确地帮助和指引他。后来他确实得到了。

他初到哥本哈根求生的艰难时期,遇见了很多出身高贵、心底善良愿意帮助他的贵族朋友,甚至有人资助他上了大学。他说:“上帝总是在我们困难时,就给我们以帮助!我有一个福星,就是上帝。”

他最初是以写诗歌而走上丹麦文坛。在任何一个时代,诗歌不能养活作者。而幸运的安徒生在上层社会那些有爱心的朋友帮助下,多次获得国王的非公职津贴赞助,这让贫穷的他不用为生计奔波而有机会去游历欧洲、小亚细亚、非洲等地。

通过对各国优美风景的欣赏,安徒生对上帝充满爱心的创造发出惊叹。他在土耳其游历时说:“我确实感到踏上这区域时发自内心的一片虔诚,就像我进欧登塞古老的圣克鲁教堂时那一片虔诚一样。我想起这个世界上牺牲的基督……亚洲沿海一些国家向我布道,也许比任何教堂的说教更令我难忘”。

当他第三次到罗马旅行时,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他激动地写到:“我着实感到幸福和快乐,上帝赐予我的比其他许多人赐予我的不知要多多少;而且比他赐予其他人的也不知要多多少!甚至在我感到莫大幸福的时刻,如同感受到最深的忧伤一样,我觉得唯一可信赖的只有上帝。我对上帝的第一印象就是崇拜,我实在找不出别的字眼形容。”

大半生的旅行生活,成就了一篇篇美丽的童话,这些童话大多是他在各国旅行途中写成。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童话里常弥漫着一种人类对自然深厚的爱。

在他心里,爱是胜过苦难和死亡的唯一途径。

安徒生是柔弱而善良的。他相信的是一位全然的“爱的上帝”。安徒生童话中更多的形象是来自《新约》而非《旧约》的原型。在作品中,一如在生活中,面对世间的苦难与不幸,安徒生没有选择仇恨、暴力和反抗,只是从他的信仰中汲取爱与盼望,如同他的一首诗中所说,“你不懂世界上最激烈的斗争而只认识爱”。

探源阅读(三)

安徒生的童话中从无绝望的气息;虽然常常是感伤的,却是充满盼望的感伤。这种盼望赋予他的作品超乎时空的慰藉力量。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所说,“无论对上帝还是对所有的人,我都充满爱意!”并且他认为,自己的一生证明了“有一个可亲可爱的上帝把—切引导得尽善尽美”,这在他的童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他的童话创作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皇帝的新衣》。

中期童话,幻想成份减弱,现实成份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

探源阅读(四)

百度搜索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作动机,可以得知此文发表于1846年,属于安徒生创作中期的童话,它的主题,自然也就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多一些。

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1岁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像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关于创作动机,网上还可以搜到另一个版本: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访问意大利。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格洛斯顿城的朋友们再三邀请安徒生去那里过圣诞节。安徒生兴冲冲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顿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他看到马路旁挂着“欢迎安徒生先生到来”的条幅,书店里摆满了他创作的童话。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他要体会一下城市里的圣诞节气氛。然而,就在热闹的街道尽头,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讨着。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的丹麦还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下,许许多多穷苦的儿童过着和安徒生的童年、画片上的小女孩同样贫困的生活。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

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一面是饥寒交迫,没有欢乐,受人欺凌——马车横冲直撞,男孩抢走了她的拖鞋;另一面是“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圣诞树是那么大,那么漂亮。整篇作品充满着作者对不幸的穷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哀怨。

但是在那个时代,作者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只能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作者写道:“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个童话1961年被选入教材时后面还有一句:“——她们和上帝在一起了。”)

在他的心目中,上帝就是将爱赐福于人的,是亲切而又和蔼的,就像一位深爱着人类的父亲一样。这样的信念深深扎根在他的心灵深处,给其生活和创作带来极大影响。在安徒生的童话中,主祷文、赞美诗等基督教特有的词汇有着惊人的重复率,个别作品甚至直接摘录圣经诗句,具有强烈的基督教意识与气息,表达着安徒生的宗教情怀和宗教理解。因此,从信仰与宗教的角度阐释安徒生的童话,应该是正确的。

探源阅读(五)

通过网络搜索,还可以在线阅读为纪念童话巨匠安徒生211年诞辰而写的《你所不知道的安徒生童话》一文,这里摘录部分文字:

“惊奇地发现安徒生的大多数童话原来是写给大人看的,他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导和帮助人们来寻求上帝,依靠上帝,以期在人间过上美好的生活。”

“在这些童话里几乎没有男孩子喜欢的那些奇幻场景,也没有女孩子喜欢的公主嫁给王子后过着幸福生活的美好结局,更多的场景却是人类生活的最真实的大自然的不同角落,故事最后的人物结局都是走向死亡而安息在上帝的国度。”

“对上帝赋予人类不朽灵魂的认识,对死亡以后天堂世界的美好向往,让人类可以胜过苦难,胜过死亡。”

“爱”是可以引导人类在人世间过上“胜过苦难,胜过死亡的”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径。这是安徒生在他大多数的童话里要告诉我们的生活真理。

“上帝是童话背后真正的主角。”

“其实,上帝才是安徒生童话背后那位真正的主角。”

“他怜恤贫穷,扶助弱小,惩戒恶者,褒赏善者;他使自大的降卑,使谦卑的高升;他升至高天,下入深渊;他掌管云雾,也体贴虫鸟;他使愚人通达,使智者有能力。”

“他在他的童话《全家人说的话》中说:

‘生活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只有上帝才能给我们这个童话世界。并且,他给我们的童话是永不会消失的。’”

“上帝使这个谦卑地依靠着他的贫穷者升高,赋予了他无比高贵的诗人才华,也让他的美丽童话深受全世界人的喜欢,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对上帝的信靠,培养了他在贫困中仰望上帝,在富足中赞美上帝的的感恩、信任、喜乐的美好信仰品格,也实现了上帝在他身上的美好心愿——借着他的童话让人类看见:上帝是人类以及大自然一切的主宰,人类当敬畏依靠上帝来过世间的生活。”

“他的一生就像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被上帝引领经历了奇妙的幻境。就如他在法国南部旅行时所悟到的——‘我整个一生,无论是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地点进发——我在掌舵,我已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而上帝掌管着风暴和海洋。他可以指引不同的方向,不管可能发生什么事,对我都是美好的。这种信仰,牢固的扎根在我的心中并使我快活。’”

“安徒生将他蒙受祝福的一生谦卑地归功于上帝,他在自传的末尾说:“我一生到目前为止的经历,如今像一幅浓艳、美丽的油画展现在我面前,激励着我的信仰;甚至使我坚信好事从不幸中诞生,幸福从痛苦中产生。当我们朝着上帝前进时,辛酸与痛苦在消失,留下的是一片美景,人们把它看做阴暗的天空里的彩虹;我一生的历史,将是我的全部作品的最好注解......”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赞美上帝的祷告。”

探源阅读(六)

借助网络搜索,更可以欣赏到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给谁看的》,这里摘录部分文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不必为了生存在新年之夜于纷纷大雪之中缩于街角快冻僵了还以抖抖的声音叫卖火柴的小女孩们看的。基本情况差不多是写给生活不怎么穷的人家乃至富人家的权贵人家的小女孩们看的。通常,这些人家的小女孩晚上躺在柔软的床上或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听父母或女佣或家庭女教师给她们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们的眼里流下泪来了,意味着人世间将有可能多一位具有同情心的善良的母亲。而母亲们,她们是最善于将她们的同情心和善良人性播在她们的孩子们的心灵里的――一代又一代;百年以后,一个国家于是有了文化的基因……这是为什么全人类感激安徒生的理由。”

“当文化也没了良知,集体朝着理应被同情的阶层和人们背转过身去佯装未见的时候,那样一个国家也就向和谐的宗旨背转过身去了。”

“而打压文化的良知,乃是打压全社会最底线的良知。”

“而连文化的同情都获得不到的一部分民众,乃是最不幸的民众。”

“我以我眼看世界,凡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其文化之意义曾体现于特别重要的两个方面——启蒙了穷人和教育了富人;从而,文化了国家。”

探源阅读(七)

另外,借助网络搜索,可以阅读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美学创始人潘知常先生的《重读安徒生童话》,现摘录部分文字:

“最熟悉,是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实在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陌生,则还是因为 ‘熟知非真知’,尽管故事本身并没有改变,但是在中国读者眼中,却偏偏被加以‘中国特色’的‘改造’,于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就成了丹麦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故事,成了被压迫阶级的‘现身说法’,成了控诉资本主义的罪恶的有力佐证。

可是,在中国,又有几人能够注意到:安徒生并非丹麦的杜工部(甫),就像杜工部(甫)也并非中国的安徒生?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连代表着积极心态和健康精神的快乐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穷’,那也才真正是人生的大悲哀和大不幸。

那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穷人?

这,才是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所要给予后人的重要告诫。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幸福的,而且,她也死于幸福。

但是,安徒生却用这宝贵的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五次点燃火柴。而且,这又恰恰正是安徒生的成功之所在。那么,原因何在呢?面对这一问题,就我所看到的种种回答而言,应该说,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安徒生似乎也已经猜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写到:‘她想把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是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幸福的,而且,她也死于幸福。

为什么会如此?如果只让我选择一个名词来回答,那我要说,是感恩。

卖火柴的小女孩很穷,但是,她还有老祖母,还有火柴,也还有在火光里出现的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幸福的圣诞树……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上帝。要知道,她“是跟上帝在一起”的,这一切,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很少很少,但是,对于她来说,却已经很多很多。

也因此,她仍旧是快乐的。

我想,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强调小女孩死亡时“嘴上带着微笑”的原因吧?

探源阅读(八)

安徒生对上帝的信奉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每当他为自己所遭遇的不公苦恼的时候,他就诉诸上帝,当他看到人间的苦难和罪恶时也是如此。在《冰姑娘》的悲伤的结尾里,他说:“上帝对我们的安排总是最好的”,尽管他又感慨“上帝从来不像在梦中告诉巴贝德那样把理由告诉我们”。即使是这样,上帝依然是他唯一和必然的寄托。

在《母亲的故事》中,母亲为了从死神手中夺回孩子,甘愿刺破胸脯流出鲜血,甘愿失去眼睛和头发,她一心要追回自己的孩子,占有自己的孩子;最后,在死神的启发下,她才明白原来上帝是生命的主宰,她只是孩子的管家。上帝对每一个孩子的安排是最美好的,那么爱孩子就是要承认上帝在孩子身上的主权,把孩子交给上帝。否则,她所祈求索要的也许是要孩子在尘世受苦。

除此之外,安徒生那些严肃色彩的童话故事中,关于忏悔和得救的就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比如《红鞋》《母亲的故事》《天国花园》《犹太女子》《踩面包的姑娘》有着强烈的宗教气氛,整个的故事就是主人公灵魂的斗争史,关于爱,关于罪,关于信仰。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我们返归童年的纯洁和美好。这不是逃避苦难,而是对苦难的超越。哪怕是审美的超越,对于我们急匆匆的现代人来说,谁敢说不需要这样“停下来,嗅一嗅玫瑰花香?”

在安徒生五十岁时,《丹麦月刊》发表了格里默·汤姆森先生评论安徒生的一篇文章,他写道:

“童话保有轻松愉快的法庭,对幻影与实质、外壳与内核进行裁判。童话里有两河流经其间:一条是讽刺的明河,对大大小小的事情进行嘲弄,与高低贵贱的人们周旋;另一条是深深的暗河,老老实实地使一切事物各得其所。这就是真正的基督教的幽默!”

在那一条暗河之中,就有基督教的信仰。当然,安徒生的这些埋藏在字里行间的理念,不能成为他那个时代的现实,但是它却超越历史,直指未来。这是安徒生作为优秀作家,超越同时代人的可贵之处。他也如他所歌颂的理想一样,成为了“幸运的人……建筑那座联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

同理,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海的女儿》,并非一个肤浅的哄孩子的简单故事,安徒生试图以这故事告诉世人:

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最高贵的动物,只有人类拥有不朽的灵魂,而动物和其他生物都没有灵魂。人类的灵魂是上帝起初造人时就赋予人类的,肉身死亡后,灵魂最终将上升到上帝的天堂国度里去。小人鱼渴望的不仅仅是得到人类的爱情,她最渴望的其实是想要和人类一样拥有不死的灵魂。

这才是作者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初衷。

探源阅读(九)

借助网络搜索,阅读博文《安徒生:上帝派给我的是另一种使命》,文章认为我们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误读,是受了“文学观受反映论模式牵制,片面强调文学的认识功能所致 ”,现摘录部分文字仅供学习时参考:

“从欧美文学史上我们看到反映论是兴盛于十九世纪的一种思潮,其典型特点就是推崇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用‘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方法去反映社会,越深刻的作品,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越典型,对社会的揭露越深刻。这样,文学就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哲学的区别仅在于文学是通过形象而非抽象的方式去表达对社会的认识。这样,文学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延伸,文学就成为了解现实从而指导实践的工具。”

“这种对文学的看法,有助于了解巴尔扎克这样立志要当法国社会‘书记’的作家,而对于那些对政治和社会不大感兴趣的作家就有点方枘圆凿——格格不入了。比如第一个为北欧赢得世界声誉的艺术大师安徒生,他在自传中曾明确说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觉得完全没必要参与这种事,甚至认为政治是场灾难,‘上帝派给我的是另一种使命’。这‘另一种使命’是什么?对于安徒生来说就是构造一个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是一个美的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世界,首先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当然,绝没有脱离现实的艺术;但为什么一定寻找艺术和现实的对应关系呢?并非所有人都因对现实感兴趣去读作品。”

“这正是解读安徒生这篇童话的关键,其实这篇作品主要不是在写小姑娘的悲惨,而是用主要篇幅写小姑娘‘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曾经是多么快乐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整篇童话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描述的正是这种‘美丽’与‘幸福’——那就是小女孩擦亮四根火柴和最后那一把火柴所见到的。擦亮第一根火柴使她看到的是黄铜火炉(温暖、光明);擦亮第二根火柴使她看到的是明亮房间和喷香的烤鹅(透明、精致、美妙);擦亮第三根火柴出现的是美丽的圣诞树(大、美);擦亮第四根火柴,‘在这亮光中老祖母出现了。她显得那么光明,那么温柔,那么和蔼’。于是,小姑娘把剩下的整束火柴都擦亮了——‘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大白天还要明朗。祖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美丽和高大。她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到怀里。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你看,安徒生用了这么多形容词来描写小姑娘用自己的方式所看到的美丽。正是在这种‘真实’中,小姑娘摆脱了现实的苦难,获得了安慰和满足。”

“同样,安徒生也并不着眼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般性的悲惨境遇上,而是写出当寒冷与苦难临到时,小女孩也用自己真切的幻想顽强地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孩子对真、善、美、爱的渴望。这种幻想对我们来说是幻想,对小女孩来说却是一种活生生的信仰。面对苦难,安徒生不愿以革命的方式从社会层面上加以解决,而强调在心灵层面上以宗教信仰方式加以抚慰。”

“美国艺术评论家房龙说:‘神的火花在这个沉默的小男孩的心灵中孕育,像一场风暴那样不可抗拒。凡是上帝触摸过的人,不管他遭遇到多么无礼的对待和多么巨大的困难,他仍能实现他的梦想。’”

“这正是安徒生面对苦难、升华伤害的秘诀:他有执着的信仰。 ”

“这种信仰使安徒生坚信自己的一生是幸运的,而当他用这种信念看自己的一生时,又发现自己确实是幸运的。”

探源阅读(十)

推荐阅读安徒生写于1853年的《柳树下的梦》,它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构思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

新年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大家祝贺着新年快乐。小孩们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

《柳树下的梦》结尾:

他们在圣坛前跪下来。约翰妮向克努得低下头来;冰冷的泪珠从她的眼里滚滚地往外流。这是她心里的冰——他热烈的爱情把它融化了;它现在滴到他灼热的脸上。于是他醒来了。他原来是在一个严冬的晚上,坐在一棵异国的老柳树下。一阵冰雹正在从云中打下来,打到他的脸上。

  “这是我生命中最甜美的一个时刻!”他说,“而这却是一个梦!上帝啊,让我再梦下去吧!” 

  于是他又把他的眼睛闭起来,睡过去了,做起梦来。

  天明的时候,落了一场雪。雪花卷到他的脚边,他睡着了。村人到教堂去做礼拜,发现路旁坐着一个手艺人。他已经死了,在这棵柳树下冻死了。

在探源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对一些内容自然更加理解:

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她在幻景中依次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作者对这些幻景的描写,运用了很多美好的语汇,如刚擦亮的火柴让小女孩感觉到“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圣诞树也是“多么美丽”,奶奶则是“那么温柔,那么慈祥”。

这些透过火柴光芒而看到的幻景,给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多么大的慰藉!一生信奉上帝的安徒生,眼见当时丹麦社会中很多儿童的悲惨命运,同样在贫困中挣扎的他,在对改变这一切社会现实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通过文字,让他们超越苦难,给他们以安抚,“上帝与他们同在”,这是安徒生无奈之下的理想寄托。

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将重点落在对冷酷社会的鞭挞,而是写出了一个孩子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作者以文字给予这样的孩子以满足,正是很好地起到了一种“灵魂慰藉”的作用,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美好的愿望,这与安徒生的经历与信仰是一致的。处于生活底层的他,一直受到好心人的资助,他的内心是温暖多于愤懑,爱多于恨。基督教的博爱让他的灵魂找到归宿,他也就以博爱祈祷天底下不幸的人们,为他们苦难的人生超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最符合作者原意的,这也就是“上帝派给他的使命”。对此,梁晓声认为是一种“文化的良知”,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与之并不矛盾;而有的教授将之解读为“快乐的穷人”、是一种“感恩”“幸福的感恩”,可能说得过于轻飘,这样的曲解,也许没有尊重作者的本意。

《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写小女孩和奶奶“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角露着微笑。在她的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这样的结局固然是悲切的、哀伤的,但作者写作的本意,不是要渲染这份悲怆,而是想要表达:值得我们慰藉的是,这个小女孩在被冻死之前,她曾感受过美好,她是在安宁和温馨中死去的。这符合基督教教义,也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我们过去把这一段话理解为一种反讽,因为上帝是没有的,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所以小女孩是痛苦地死去的。这是“无神论者”一厢情愿的牵强附会。

让我们来看看《柳树下的梦》,它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女孩子长大后移情别恋,而男孩子还执守于儿时的爱情,最后千里迢迢寻找自己亲爱的另一半的他,冻死在与当年留下爱情誓言的家乡的柳树一样的异乡的柳树下。

这篇童话应该有安徒生自己的影子,一生未婚的他,自卑于自己的贫穷与丑陋,对于爱情早已失去信心。《柳树下的梦》的结尾,是青年男子克鲁德在被冻死前,曾梦见了与心爱的女孩约翰妮爱情修成正果,一起走向教堂。结局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是安徒生却用自己的方式很好地安抚了自己的灵魂,这不能说是阿Q精神或者所谓“意淫”,而是心灵中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

《柳树下的梦》可以看到作者的心迹,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创作时间比《柳树下的梦》略早,以这样的理解同样去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比较容易懂得作者的心。因此,更贴切来讲,他不是中国的“杜工部”,而是中国的神笔马良。

文学的价值与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安抚人的灵魂,潜移默化地发挥它人道主义的启蒙教育功能。因此,安徒生借助这篇童话,是想以他的信仰,以他感受到的上帝的爱的力量传达给弱势群体,给他们以抚慰,将温暖、美好与爱传达给他们,从中表现了他的宗教性质的博爱。

笔者实践溯源阅读,最早始于2015年,于2017年开始在各地推广溯源理念,其中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溯源阅读,2023年拟出版此书《语文探源学习》时,正式改为“探源阅读”。重新整理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恰好看到“今日头条”平台名为“东西儿童教育”的头条号推文《看了未删减版安徒生童话,才知道娃读过的美人鱼、丑小鸭有多假》,里面介绍了安徒生几篇经典童话中向来被删减掉然而却尤为震撼人心的文字,现摘录作者部分文字,希望可以共同呼唤读者真正读懂安徒生与他的作品:

母鸡问(丑小鸭):“你能够生蛋吗?”

“不能!”

“那么就请你不要发表意见!”

雄猫说:“你能拱起背,发出咪咪的叫声,和迸出火花吗?”

“不能!”

“那么,当聪明人在讲话的时候,你就没有发表意见的必要!”

……

“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丑小鸭说。

“我是读了这段,才喜欢丑小鸭的。面对其它动物的质疑和嘲笑,丑小鸭没有轻易改变自己,而是选择走向更广大的世界,我觉得这是它了不起的地方。”

是的,《丑小鸭》原文最打动人的地方,不是“变”天鹅,而是花了好几大段,讲述丑小鸭是如何在孤独的环境里保持独立,不被同化。

如果只看删减版,你会觉得《海的女儿》就是一个人鱼追求爱情的故事。拯救王子,不论在删减版还是在动画版中,都被写成了小美人鱼对爱情的向往。

实际上,小美人鱼并没有因为王子而产生去往陆地的决心,她在向往什么呢?我们来读这段原文:

“她觉得他们(人类)的世界比她的天地大得多。的确,他们能够乘船在海上行驶,能够爬上高耸入云的大山,同时他们的土地,连带着森林和田野,伸展开来,使得她望都望不尽。”

她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与冒险精神开始产生对人类世界的向往,但这些,仍不足以让小美人鱼迈出化鱼为人那一步。

重点来了,原文里,祖母告诉她:

“我们可以活到三百岁,不过当我们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水上的泡沫。.....我们像那绿色的海草一样,只要一割断了,就再也绿不起来。”

“相反,人类有一个灵魂,它永远活着,即使身体化为尘土,它仍是活着的。它升向晴朗的天空,一直升向那些闪耀着的星星!正如我们升到水面、看到人间的世界一样,他们升向那些神秘的、华丽的、我们永远不会看见的地方。”

原来,小美人鱼日思夜想的不是王子,也不是爱情,是安徒生赋予她的更深刻的思想,一段对生命命题的终极探寻!

无论是付出失去声音的代价、将鱼尾变成双腿、还是去寻找王子,都只是小美人鱼希望能获得“不灭灵魂”的途径。

还有故事结尾,很多删减版就是小美人鱼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然后投身海里,变成泡沫,给人一种爱而不得,为爱牺牲的感觉。

而实际上,原文有着长达500余字的结尾。

结尾第二句,就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然而,小美人鱼并没有感到消亡。”

小美人鱼不但没化为泡沫,超脱之后还去到天国,成为天国的女儿。

原文结尾中,最让笔者感到震撼的是这句:

“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三百年后,你将为自己创造一个不灭的灵魂。”

它意味着,在安徒生眼里,小美人鱼可以不依靠外在力量去获得永恒的存在,意味着女性不需要依靠爱情也可以开拓自己的广阔天地。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感受到了,如果孩子仅仅读删减版,《海的女儿》就是一个平庸的爱情故事,只有读过未删减版,才会生出关于“生死、灵魂、自我”这些深刻的思考。

百度搜索《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看到给这篇童话所贴的政治标签:

“……作者把小女孩美丽的幻景与她面临的冷酷的现实叠化在一起描写,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中叶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冷酪的现实与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织的画页。文章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明亮与黑暗的反差、温暖与残酷的对比,将整部作品引入一种令人心碎的凄惨境地。”

“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所以会看到种种幻像,从人的生理角度说,体现孩子的身体已极度虚弱,意识已经模糊,从而会产生幻像。就像在沙漠中极度干渴的人眼前出现水塘的幻像道理是一样的。另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心理分析,她之所以会出现那些幻像,是因为那些都是她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却又非常渴望得到的.她只能在虚幻中得到,进一步突出小女孩的可怜,现实与虚幻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这样的解读,完全是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从政治角度来解读安徒生童话,并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本意。

安徒生一生就像他说的那样“我对政治不感兴趣”,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偏偏要从政治层面去解读他的作品,把这篇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童话故事的主题赋予那么浓厚的政治色彩。我想,安徒生如若有知,一定不会高兴。

《卖火柴的小女孩》探源阅读思维导图示例

关于语文探源阅读首倡者:

姚丹华,1970年生于上海,笔名稚吟秋声,教育探索者与教育行者,独立写作人,语文学习溯源法首创者,道家文化传播者,发现美国积极心理学理论依据实为道家理念的第一人。

多年荣获上海市古典诗词创作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刊《语文世界》头版封面人物介绍,《语言文字报》教学版曾整版刊登其溯源教学实录《愚公移山》。

“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全国学术研讨会、全国正道语文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小学课堂智慧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四地”语文研讨会、“溯源导读河南项城推广活动”、深圳东莞两地“溯源导读”学术报告会、汉中“追寻大师足迹,探寻阅读源头”国培计划讲座、“生命因与大师邂逅而精彩”南京建邺中学导读互动活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云南昆明实验学校(天娇校区)教师培训、“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年会暨河南省第二十三届语文年会”、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名师赴平湖市送教活动特邀嘉宾。

“河南省第四届语文课博会”“教育者论坛”“梦龙诗话”诗歌教育微型论坛、“上海市桃李园学校教学研讨微讲座”等多个语文教学活动特邀嘉宾及主讲者之一,南京十三中语文研讨、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学校语文研讨、河南虞城春来学校座谈会主讲者、全国溯源导读教学展示课《为学》《陈太丘与友期行》《背影》。

“台州、宁波、杭州、上海、嘉兴”五地语文专题研讨古代诗歌专场嘉宾评委,企业文化课《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社区公益讲座《溯源导读法家庭推广》、大型公益讲座《我们今天这样学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指导》《站在综合语文素养的高度研究考试》主讲嘉宾。

用户评论

眉黛如画

小时候看过这个故事好多次了,真的每次都感觉好悲痛 总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对社会的无奈和对弱者的同情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我觉得这个故事更像是对爱与恨的探索吧。女孩的爱是纯粹而坚定的,可是她所遇到的却充满了冷漠和无情。这种对比让人更加能感受到人生的多元复杂,不是简单地说爱或者恨就能概括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很喜欢这篇博文分析!我也觉得这个故事很难用单一的“爱”或“恨”来定义,因为它更象是一个关于人性、社会关系等问题的深层思考。作者通过女孩绝望和死亡,点出了当时社会底层的苦痛和压迫,我觉得这样的解读更加贴近现实。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伱德柔情是我的痛。

别的不说,这篇博文给我触动太大!真的让我想起来小时候读故事的时候的感觉,那种无奈、孤单、悲伤,让人内心很难受。但同时也感受到女孩的那种单纯的爱和对未来的期盼,这或许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最打动人的地方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德花瓣

我觉得标题有点误导人,这种讨论好像把爱和恨割裂开来一样,其实在故事中,爱和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女孩的爱是驱使她坚持下去的力量,而这个社会冷漠的态度也让她最终走向绝望。两者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共同塑造了女孩悲剧性的命运。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见朕骑妓的时刻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同意这种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则充满童真、纯真的故事,不应该用复杂的哲学问题来解释。我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善良对弱者的关切,而不是去纠结作者的用意如此复杂……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我觉得这篇博文过度解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把它当成了某种政治或社会问题的寓言,其实它更像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主要想传达的是人性和爱的主题。用“爱”和“恨”来概括这么复杂的事件,是不是有点牵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同意楼上说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把文学作品看得太过复杂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只是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它希望传递温暖与人性的关爱,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写薰衣草的香

我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代表着寒苦生活中挣扎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力量希望能获得一点温暖和救济,但最终却落得悲惨的下场。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批判,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黑暗面的反思。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我一直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动人的地方不是她的爱情或者“恨”,而是她在死亡前的绝望和幻想。那些点点星光,是她心中最後の希望,代表着一种纯粹而美好的情感,即使在残酷的世界中,也依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这篇博文让我重温了这段童话的故事,对爱的定义有了新的思考。 小女孩的爱或许是天真懵懂的,但她对家人和温暖的渴望却是如此真实动人,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帮助那些需要爱的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我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社会底层人士的处境,要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爱。 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值得被尊重和珍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我个人对这篇博文的分析不太认同。我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悲凉的情绪,而不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对爱的定义的探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绝版女子

故事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爱是无私、纯净的,但她面对世人的冷漠和帮助却迟迟没有来,这让我感受到命运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性。 她的爱最终只能化作点点星光,照耀着那虚幻的天堂,令人无比心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绝望中幻想天堂中的幸福,体现了她内心渴望温暖与家人的渴望。然而现实的残酷将她梦想的破灭殆尽, 这让人更加痛恨那个社会的黑暗与冷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我从故事中感觉作者并没有明确地说出“爱”和“恨”,而是通过小女孩的经历展现了人性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如何去关怀弱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我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不仅仅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它也是对人间爱情的歌颂。 尽管最终是悲剧性的结局,但小女孩在最后却依然幻想着和家人团聚的温暖情景, 这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家庭的眷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我个人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善良与关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变得更温暖美好…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很多人都说这个故事很悲观,但我觉得它也充满着希望的元素。小女孩对爱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这些都表明了人性中美好的方面。 我们不应该被现实的残酷所吞噬,而要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平等、有爱、温暖的世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