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标签:
用户评论
这个《小时了了》的故事非常迷人,它不仅仅讲述了智慧与年龄无关的主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让我最感动的是主角聪明却不自满的心态,提醒着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故事深刻地描绘了时间的力量,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了了》教会我们要珍视每一个年纪的成长,并不是年龄大了才会变得高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主角克服困难的过程,我明白了真正智慧的源泉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勇敢和坚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对我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是一个童话,更是一种生活的启迪。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似乎一切事情都能轻松搞定的角色成长历程,让我重新思考了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了了》中的智慧火花让我深思,原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阅读这个故事后,我意识到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所谓“太迟”的年龄来开始智慧之路。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部童话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即使生来不是天才,但通过努力与坚持也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了了》不仅仅是一篇童话,它在每一页中蕴含着成长、学习和自我价值提升的真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它教会我们如何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长阶段,并珍惜每一刻的能力展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孩子们来说,《小时了了》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能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与他人的进步和潜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父母都应该让孩子读一读《小时了了》,因为故事中关于智慧不以年纪论的启示极为重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部童话不仅仅讲述了主角的成长史,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永不放弃、不断探索人生的精神。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了了》教会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在任何时候都不轻言放弃的重要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了,“迟早”的智慧是可以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累积的,关键在于努力和态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主角的坚持和不懈追求,我们可以学到面对困难时不要畏惧成长的过程,勇敢地迎接新挑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了了》中的教育价值不可小觑,它让我们懂得珍惜时间、学习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我来说,《小时了了》不仅是个温馨的童话故事,更是一份对生命真谛深刻的见解和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