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门的开放,众多新鲜事物一股脑涌了进来,让人目不暇接,崇尚自由,追求个性,整个社会蓬勃的朝气需要释放,霹雳舞就是在这时一夜之间流行起来的。
在当时,外国电影是国人大开眼界的主要方式,1987年电影《霹雳舞(BREAKIN)》在大陆上映后,里面动作古怪中带着狂野的舞蹈一下就把中国的青年人迷得不要不要了。
事实上,霹雳舞当时在全世界也刚刚兴起不久,在此之前,霹雳舞只是纽约街头年轻人街舞比赛的一种最好方式,毕竟通过打架占地盘这种可能造成流血的方式太野蛮。于是不服输的小团体之间就采取加大难度的方式让对方心服口服。
霹雳舞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各种手撑地的快速脚步移动、倒立定格。高难度旋转动作让霹雳舞看起来让人眼光缭乱,其动感和节奏感都让青年人热血澎湃,身不由已地动起来。
霹雳舞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酷"
一时间,霹雳服、花头巾、半露手指的皮手套,成了当时青少年最时髦的装备,有能力的舞厅都办霹雳舞培训班,以此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人们硬是靠着一遍一遍看电影来学习复杂的霹雳舞动作。精明的出版商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霹雳舞动作分解教材,在书店几天就被一抢而空。
在1988年,《霹雳舞》的中国版电影再一次让霹雳舞大热,这就是由陶金主演的电影《摇滚青年》,陶金早在1984就在香港观看到了《霹雳舞》这部影片,当时他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
学习民族舞的陶金一下子被电影里另类的舞蹈迷住了,回到北京后他就疯狂地练习霹雳舞,甚至还找美国街舞高手学习过。后来陶金和作家刘毅然成为好友。
刘毅然根据他写了小说《摇滚青年》并将其拍成电影,电影反映了一个追求燃烧生活的舞者的勇气和信念。
电影推出让陶金一夜成名,也让霹雳舞更加火了起来,陶金甚至在1989年被邀请上了春晚,足见其热度和受欢迎程度。
霹雳舞成了当时年轻人的时尚,从大都市到小县城,每个巷口都是霹雳舞者的天地。
黄昏时分,少年们在双卡录音机放出的独特舞曲伴奏下,跳起"太空步",舞起"托马斯背旋",尽情地释放自我,就连课余时间,没事来个"扫帚舞""擦玻璃"也是学生们非常热衷的事情。
各地的霹雳舞大赛如火如荼地举行着,一大批舞林高手涌现了,孙红雷在1988年末逃课去了重庆参加一场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时的奖品是一台价值不菲的电冰箱。沙宝亮、罗绮、贾樟柯这些后来文艺界大佬当年都是霹雳舞的名将。
非常遗憾的是,霹雳舞热来得快,消失的也非常快,不到三年功夫,霹雳舞就退出了时尚界,现在看来,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当时新事物太多了,各种文化五花八门地涌进来。从电影《少林寺》放映迷中国功夫,到崔健一无所有唱起摇滚,再到琼瑶爱情故事,电子游戏机进入。青少年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也是厌倦最快的。
二是霹雳舞虽然看起来很冲击,但真正学起来,要学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非常良好的身体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当时中国首届霹雳舞冠军杨子军是武术运动员出身,而亚军孙晨曦则是唱京剧武生的,普通舞者很难表演好霹雳舞中高难度的动作,这也霹雳舞被冷落的原因之一。
当然家长的反对也是霹雳舞不再流行的原因,霹雳舞在当时被看成叛逆和不入流。
贾樟柯曾在访谈中笑着说,自己天天得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服装和舞鞋,每天出去跳舞将这些装备收在塑料袋里,然后回家告诉妈妈自己是去同学家里学习了。
此外,因练习霹雳舞而打架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霹雳舞当时虽然盛行,但并不被认可。
时尚似乎总在循环着,近年来,霹雳舞再一次盛行,甚至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这里面有街舞重新回到大众视线的功劳,也有人们对霹雳舞更深层次的认识。
霹雳舞即英文breaking,打破束缚,超越自己,表达个性,这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不谋而合。而这也是今天我们的时代精神---全力拼搏,永不言败,我们不说"我不行"!
标签:
用户评论
这个标题让人好奇,它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音乐与舞蹈激情的时代,令人忍不住想要了解背后的故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那时候霹雳舞不仅风靡一时,更成为了青年人追求自由和梦想的象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热衷于嘻哈文化的人们一定对这段时光无比怀念,霹雳舞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烙印,见证了那个黄金岁月的情感与活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何只火了三年,让人不禁猜测背后的复杂社会和个人原因。是时代更替太快,还是年轻人的兴趣转移了方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顾那段历史时总能引起共鸣和反思,霹雳舞不仅是舞步的流变,也是那个年代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体现。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是霹雳舞本身的魅力,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以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反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不算长久,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霹雳舞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影响了几代人看待艺术、创新和自我表达的方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关注那些短暂却又深刻的集体记忆,就像霹雳舞一样,它们虽然消失于时间的洪流之中,但对人们的启示与思考永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80年代末的霹雳舞不仅仅是一场狂欢,更是青年群体在社会变革时期寻求自我表达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让人反思流行文化的生命周期是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三年的风靡之后,霹雳舞如何淡出人们的视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霹雳舞的故事中我们能学到很多关于时间、创新与传承的知识,它见证了社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路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激发了人们对80年代末期的集体记忆的好奇心,它不仅仅关乎霹雳舞,在更大程度上探讨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气氛和年轻人的心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们会对为什么一项如此活力四射的文化现象仅仅持续三年产生好奇,这不仅仅是舞蹈技术的发展问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顾这个时期,霹雳舞的热潮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挑战,也展示了青年一代追求自由与个性的勇气和创造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令人不禁好奇的是,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里,霹雳舞能否像其他短暂现象一样,通过文化留存的方式在历史中找到一席之地?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触及了对于流行文化生命力的关注,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社会、青少年与艺术之间的动态关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为什么只火了三年的话题,或许可以从经济、技术或文化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探讨,深入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因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80年代末的霹雳舞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它通过独特的舞蹈语言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梦想与追求。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引发了关于青春、文化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每一次回忆都是对过去的一次怀念和对未来的启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