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8分钟
一、课后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的理论分析
在活动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是由学习任务、学习客体、学习主体、学习共同体、活动规则、学习工具及活动评价组成的动态系统。
在这个动态系统中,学习任务是核心,是需要完成的具体项目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主要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其他各个要素,都围绕学习任务这个核心展开。
学习客体指学习目标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是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前提和起点。它与学习任务的关系是回答“为什么做”的问题。
学习主体指的是学生,强调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共同体指的是由师生和生生组成的共同体,强调要注重开展合作学习。学习主体、学习共同体和学习任务的关系是回答“谁来做”的问题。
活动规则是为保证学习者能有序地完成活动任务而规定的合理的行为程序。学习工具是为活动顺利完成而提供的必要支持。活动规则、学习工具与学习任务的关系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活动评价是对活动是否达成学习目标的评价,是活动的落脚点。活动评价与学习任务的关系是回答“做得怎么样”的问题。
上述的各个要素,以学习任务为核心,以学习客体为起点,以活动评价为落脚点,各个要素之间彼此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系统的学习活动。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提供了具体的学习任务(问题),确定了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明确了做什么。但是,为什么做(学习目标和内容)、谁来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怎样做(活动程序和工具支持)、做到什么程度(活动评价),没有给出明示,当然从教材的编写角度来说也不需要给出明示。正是如此,给教材的使用者留出了很大的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基于学习活动模型,关联其他要素,系统思考,整体设计。
下面以一道课后习题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有这样一道习题:
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这样一道课后习题,给出了清晰的学习任务,做什么是很清楚的。但是,学习活动模型中提到的其他要素,都需要我们设计者去考虑。如果要把这道课后习题转化为有效的学习活动,就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学习客体:为什么做这道习题,它背后的目标指向是什么?具体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学习主体和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设计合作学习?
(3)活动规则:学生完成这道习题,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路径?我们如何设计活动程序?
(4)学习工具:学生在完成这道习题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我们提供哪些必要的工具支持?
(5)活动评价:如何基于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上述问题都考虑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了。
二、课后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实践操作
我们先来从整体上对比看一看,上文中提到的课后习题与转化后的学习活动。
下面笔者基于学习活动模型,结合上面的案例,择其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课后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的路径与策略。
(一)横向关联,明确学习目标
一般来说,课后习题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单元,横向关联,解读这道习题背后所承载的学习目标。还是以上文提到的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那道习题为例。我们首先要把这道习题和单元导语中提到的语文要素以及“交流平台”进行关联分析。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交流平台”中也指出: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粒种子也有自己的梦想……
关联前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道习题通过画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其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借助离奇的故事情节,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二)分解任务,提供学习路径
课后习题提供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是指向结果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设计出有效的活动程序。
依据信息加工模型,我们对《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那道习题,进行了如下的活动程序设计:
第一个活动“默读全文,圈住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经过的部位”是收集信息的过程,主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阅读能力;第二个活动“完成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是加工信息的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的阅读能力;第三个活动“根据红头的旅行路线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讲完之后让同桌为你评价”是发布成果的过程,主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三个活动之间,形成了活动链,后一个活动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把“读——思——写——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富有逻辑的程序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搭设了层层递进的台阶。
(三)基于学情,搭设学习支架
虽然有了富有逻辑的程序设计,但学生在完成每一项活动时,仍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学说中有一条重要的信条便是“搭建脚手架”。学生依靠成人的帮助搭建起学习的框架,这对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研学情,真正了解学生在完成这一活动时遇到的困难所在,在最困难的地方,为学生搭设学习支架。
比如,小学生在完成“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这一任务时,遇到的困难如下:牛肚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如何清晰简便地呈现红头在牛肚子里路线图?为此,在活动设计时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工具——流程图。学生有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图示,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在活动设计时,提供这样两个学习支架,在这两个学习支架的帮助下,学生对于理解牛是如何反刍的这样生涩的科学道理以及如何完成路线图这样较为复杂的任务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基于表现,进行评价设计
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必须要有评价的设计。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活动无评价。一种是有评价,但评标笼统,无法观察和操作。比如习作中“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诸如此类的评标,比较模糊,不好测量。
标签:
用户评论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从简单的"好习题"转变为更具创意和实战意味的"好活动"的过程,让人们了解到如何利用统编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好习题’到‘好活动’”这篇标题揭示了教育方式的发展和创新,它将传统的书面作业与实际操作结合,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者评价中提到:“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使用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时,如何灵活变通,将其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习题”到“好活动”的转变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维和方法的变化,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评论表示:“通过将课后习题整合进具体实践中,学习方式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孩子们也更容易接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教师反馈说:“这篇文章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课堂上尝试更多以活动形式进行的习题讲解和评估,结果很令人惊喜。”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活动”的概念使教育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参与度和应用能力,这篇提法则清晰地指出了如何在统编教材中实现这一转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评论讨论:“从基础练习到实用型项目,这不仅是对学习内容的一次重塑,也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次激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从不喜欢做‘好习题’开始变得期待课后活动了。文章中的建议确实很有启发性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育专家评价:“以‘从“好习题”到“好活动”的统编教材课后习题使用建议’为题,这篇文章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与现代素养培养的融合问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论坛用户的反馈是:“读完此文后,我对如何使用教材中的资源有了全新的理解。感谢作者的深入分析和具体案例分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实践得知,“好活动”的确比单纯‘做题’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有读者如是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位教师评论:“文章中的例子和建议不仅针对学生,也指导了我们在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过这篇提法后,许多人发现:“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操作任务,孩子们能更轻松地吸收信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学生家长分享道:“我的孩子现在对数学课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当她知道会有实际活动参与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位年轻教师表示:“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实用且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初入教坛的我来说,真是大有启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从“好习题”到“好活动”的统编教材课后习题使用建议’中找到了很多操作性强的实施路径,真的很实用。”一位读者这样说。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教师论坛上有人提到:“这篇标题下的文章不仅给了我灵感,也让我反思了自己之前的教学方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后一条评论是:“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从“好习题”到“好活动”的转变建议为提升课堂效率提供了新视角。”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