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
《菊次郎的夏天》即将登陆院线,
这部二十年前问世的经典电影,
终于在大银幕上和国内观众见面。
片子讲述一老一少跌跌撞撞的夏日之旅,
和北野武最具代表性的黑帮电影不同,
本片充满了童真与纯净,
仿佛是一段温馨的暑假记忆。
电影根据北野武自己的真实童年经历改编,
“菊次郎”就是他父亲的名字,
片子里的菊次郎总是拙于言辞,郁郁寡欢,
他和片中小孩的关系正是北野武自己和父亲关系的缩影。
北野武出生时,父亲已经年过五十,
父亲去世后,北野武的事业才开始踏上正轨。
1999年,北野武拍出纪念父子之情的《菊次郎的夏天》,
横扫当年国际各大电影节奖项提名,
这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整整二十年。
两年前,我们在东京朝日电视台,
采访了当时71岁的北野武,
他说,“菊次郎”这个男人既没用、又总是酗酒,
但《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
“却是我对父亲的原谅和自我救赎。”
自述 北野武 编辑 yali、宋远程
《菊次郎的夏天》看起来像一部温情的儿童电影,但实际上可以说是北野武的集大成之作。影片曾入围1999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且是当年的《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之一。
在国内,它也是导演本人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豆瓣评分高达8.8,在Top250中牢牢占据一席。本片中,北野武的种种个人特征,诸如剪辑风格、绘画元素、无事可做的角色们以及孤寂而宏大的空间等等 ,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菊次郎的夏天》也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描述了一段纯净动人的旅程。九岁少年正男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也早早离开,他平日里与年迈的祖母在东京相依为命。暑假到了, 正男决定按母亲的通信地址,去丰桥找妈妈。
正男的邻居是游手好闲的菊次郎(北野武 饰)。为了帮正男完成心愿,菊次郎被妻子要求与正男同行。一老一少就这么结为搭档,踏上了寻母的旅途。
一路上,不着调的菊次郎屡屡惹事生非,但更多时候还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保护者。当正男最后得知母亲早已改嫁、情绪无比低落时,菊次郎拉上三个在旅途中认识的年轻人,想出各种奇特的玩法,试图用游戏让正男从悲伤中走出来。
在影片结尾处,菊次郎与心情平复的正男道别。此时,正男的背包上已经长出了一对天使的翅膀。显然,他是受天使保护和祝福的人,而“天使”正是陪伴他嬉戏、同行的菊次郎和三位路人。
“菊次郎”实际上是北野武父亲的名字,“这部电影是在向我父亲致意。”影片内外的两个“菊次郎”,都是不善表达,感情上非常笨拙的人。片中的菊次郎最终成了守护正男的天使,而影片之外则象征着北野武与记忆中的父亲达成和解。
北野武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粉刷匠,每天勤勤恳恳工作,下班了就去酒馆喝酒,然后醉醺醺地回来。在北野武的记忆中,他和父亲之间几乎没有像样的交谈。“我老爸是个内向的男人,非常闷,冷漠到近乎粗暴的地步”,像是一个“恐怖的暴君”。
关于父亲唯一一段美好的记忆,是小时候他带自己去江之岛看海。小北野武第一次来到海边,海水冰冷,波浪闪烁,海平面一望无际。这是他真正跟父亲在一起共享的片刻。因此,北野武一直保留着对于大海的印象,“大海”也作为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屡屡出现在他的电影里。
《菊次郎的夏天》总共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独立的小标题。在北野武看来,它好比一本相簿,让我们如同翻页一样一路看下去,就像是在追忆自己的童年。
在写作剧本之前,北野武就已经构思了本片几个重要的瞬间,比如菊次郎牵着正男的背影。当他脑海中有了那些画面后,才会去创作情节、编写场景,在画面之间创设关联,而故事几乎只是个借口。“我的电影与其说是一个个想法,不如说是一幅幅画面。 ”
青少年时,北野武曾酷爱西洋绘画。1994年,他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这也导致了严重的面部后遗症。在漫长的七个月康复期里,他必须找到一件事来打发时间。于是,想要素描、画画的渴望再次虏获了他。那场意外后,他重新开始大量作画。
从此,在他的作品序列中,绘画便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花火》中出现了大量他本人的创作,《阿基里斯与龟》直接讲了一个画家的故事。《菊次郎的夏天》 一开头,也是北野武亲笔所画、 一幅笔触略显感伤的天使图。
父亲去世时,北野武已经进入漫才行业,这也是他斑斓人生的起点。他和搭档兼子二郎组成“双拍” (Two Beats),出道不久便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漫才组合。而《菊次郎的夏天》里不仅融入了漫才的表演风格,甚至还拉上了他原先在剧场的伙伴们。
实际上,海外观众很晚才得知,北野武出道时其实是浅草脱衣舞场的低级漫才表演者,现在则是个小荧屏上红得发紫的搞笑艺人。即使到今天,北野武职业生涯中花在电影上的时间亦远不及电视主持人身份。
相较而言,人们或许更宁愿自作多情地把北野武想象成一个真正的黑帮大佬,就像他在《凶暴的男人》《大佬》里那些冷酷无情的角色。据说,英国电影协会会长因接机出了意外,甚至担心真的被北野武一怒之下杀死。
在电影里,很多人就认为菊次郎也是一个已经隐退的黑帮成员,可事实并非如此。片中,一时逞强的菊次郎曾试图和一群暴力团伙硬碰硬,结果反被揍得半死。而真正可以拯救正男的,却是后来充满童趣的游戏。北野武想强调的是,“在这部讲述日常生活某些残酷面的电影里,暴力并没有用武之地。”
正如他的那些充满血浆的黑帮片,其中打动人的反倒是暴力和温柔的反差。有人说,北野武是残忍而又现实的,他让我们感受着生命中的不甘绝望,但同时也不断传递他内心温柔善良的一面。仿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洋”。
冷酷又不失温情、戏谑又不乏细腻,极具个性的北野武也影响了很多年轻导演的创作之路。《米花之味》导演鹏飞“冷面喜剧”的风格即承袭于他,而《绣春刀》导演路阳高中时看了《花火》后,“觉得拍电影一定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并由此埋下了拍电影的种子。
从暴力美学、古典艺术到青春电影、公路片,北野武所涉足过的题材包罗万象,我们无法用单个标签去形容他本人,正如我们很难去用三两个词去概括他拍的那些电影。
“我拍电影首先是为自己而拍。它就像我把玩的一个奇妙的玩具盒一样。当然这个玩具盒非常昂贵,因为太好玩了,有时候我都似乎有点儿羞愧。”
以下是北野武的自述:
你如果看过我的电影,可能就会发现,我喜欢画画。
《菊次郎的夏天》我也是先有了画面,再有了剧本。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真正认真起来画画,是在1994年的那场车祸之后。
那时我都快要50岁啦,因为车祸,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半边脸瘫掉,实在太无聊啦,就开始画画,只是为了好玩。
后来我的好几部电影里,都出现过我的画。
没注意到吧?电影《花火》、《阿基里斯与龟》中出现的北野武绘画作品
我画画只是为了好玩。如果人们看了我的画,觉得喜欢,那我自然会很高兴,但说实在,我的水平还不如小学生啊,全凭感觉随便画画,完全谈不上技术。
年纪大了,会更想用鲜艳的颜色来画画。
如果别人以为我的画是小孩画的,我会很开心。
只有孩子才会用黑色、红色来画人的脸,很自由,我就想保持孩子一样的自由。
因为一旦变成了社会人,画人脸的时候,就免不了会涂成普通人类的肤色,我会注意不要像那样。
最希望大家觉得好笑
不管画画也好,做节目也好,我最喜欢的是能让大家笑。
笑也分很多种类,我曾经做过正儿八经的喜剧演员,会顺带点评一些社会风气什么的,大家听了会觉得很好笑。
我最早是说漫才的(日本相声)。
1973年,和我的搭档兼子二郎组成相声小组,叫“双拍” (Two Beats),从此以后,“拍子武” (Best Takeshi)就成了我的艺名。
后来,我主持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拍自己的电影,也都是想逗笑大家。有些人看了我的画,觉得有趣,我最希望大家看了我的画,然后会心一笑吧。
我们家是我妈撑起一片天,我爸是个废人
说回我自己。我是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好像永远都低人一等。
我妈妈不是个一般人,年轻的时候,她就教育我们兄弟几个,有多少钱吃就吃多好,要想吃得更好,就必须努力赚钱,不要既没有钱又想吃高级的东西。
还有就是买东西不要贪便宜。我妈最讨厌“因为便宜啊,所以就买啦”这样的说法。
好东西不需要打折降价,标价合理就会买。
她绝对不会要求别人给她打折。(虽然便宜卖给我们,我还是会很高兴)
北野武和母亲
小时候妈妈安排我去上补习班,学英语,我每次假裝乖乖去上課,其实都跑去附近的公园或朋友家玩,等差不多时候再回家。
有一次,一回到家,老妈迎面就问:"Hello, how are you? "
我一脸懵逼,回答不出来,结果挨了一顿打。
“你没去上课吧,要说‘I am fine’,混蛋!”
啊,不寒而栗。她怎么会说那些英語的?不会是和美国大兵谈恋爱了吧?我的补习费可能是美国人出的?太令人不安了。
其实她是为了我,硬学会了那几句。
《菊次郎的夏天》 剧照
小时候,我在学校里老被人欺负。男孩子们喜欢捉弄我,嘲笑我家穷,还有我爸爸的粉刷匠工作。
他们老叫是我“粉刷匠的儿子”,我爸是个没用的人,每天喝得醉醺醺的,我们家都不把爸爸当人看。
他经常因为赌博输光了钱,在夜里逃走,丢下我们一家子。我们只和母亲在一起生活,兄弟姐妹都是母亲一人带大的,家里等于没有父亲。
《菊次郎的夏天》剧照
我在书里写过,什么亲子感情和睦,我觉得太矫情啦,让人很受不了。父亲怎么可以讨好小孩呢?这到头来只是为了装可爱吧。父亲可以是小孩生命中的第一个绊脚石。
我的艺术展览,名字就叫“画家的孩子”。“画家”的英文和“粉刷匠”是一样的,都是“Painter”嘛。我爸爸就是粉刷匠。
有人说,《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就是我对父亲的原谅和自我救赎。顺便说一句,我的爸爸名字就叫菊次郎 : )
年轻人都放弃自己了
小孩:“我以后想当医生。”
父母:“别做梦了。”
小孩:“我想买一副新手套。”
父母:“不行,我们家没钱。”
父母其实是在用这种话,让孩子学会忍耐,可能也是一种教育吧。
现在的父母,喜欢说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然后逼着小孩去做很多事情,凡是做不到的,就说是没努力。
日本的年轻人,被叫作“宽松世代”(类似于千禧一代这样的说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不满,但实际上就是放弃自己的一代人。
我是穷人家的小孩,如果想吃到好吃的,想和那个人一样开豪车,就只能拼命工作。
但现在的孩子,好像已经放弃努力了。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过着不错的生活,没什么太大的追求,即便是有所追求也仅仅是对车、手表、艺术狂热,或是沉迷上网。
这种“宽松”的环境,可能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行动范围。年轻人应该多尝试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71岁,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人的头脑中,一定要有两个声音、两个自己:一个人拼命努力往前冲,另一个声音说“啊这样要紧吗”。
我并不是教大家要精神分裂哦,而是必须要有另一个人在旁观察全情投入的自己。
回到我的本行,用电影来打比方,如果说到演员的表演技巧,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另一个自己”从导演的位置上来观察自己。所以我喜欢自导自演作品。
最近在努力写小说,把自己学艺时期、童年时期和大红大紫之前的经历写成三部曲,回忆了很多年轻时的往事,和早年在演艺圈的遭遇。
还想再拍一部能够完全打破常规的电影,一部特效感十足的大片,不过预算不太够啊。
现在电影产业的风气变了,大家为了吸引足够多的观众,拼命砸钱拍片,这实在让我有些失落。
其实我最想做的是拿诺贝尔奖,虽然不可能实现,但梦想还是要有的。
坊间都在传我说的那句“无聊的人生我死都不要”,好像我是个很作死的老人家一样。
其实,人怎么能活得不无聊,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不要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在别人看来,你过了精彩的一生,但如果你自己觉得无聊的话,那就是没意思。
所以,取决于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自己觉得人生过得有意思,那即便是身无分文,只要有地方住,有饭吃,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下去,这样也就足够了。
我好像活得很精彩,人人都说我牛逼,干啥都像开了挂。但回望我自己的一生,我反而觉得好苦啊......
如果真的有神灵的话,不知道哪里得罪神了,老是让给我遭报应。我都这把年纪了,差不多可以宽恕我了,拜托请别再让我经历那些事情了。
北野武小诗一首:
《进步》
你离开我,已经过了几天呢?
是因为寂寞吗,我对许多事情产生了兴趣
至今完全无感的,绘画、小说、音乐、电影等
我的脑袋好像比以前灵光
这都是你的功劳
不过如果你要回来,我可以再变回笨蛋
选自《北野武诗集:我变成了笨蛋》
部分图文摄影:KimiWoo
标签:
用户评论
哦天哪!《盼了20年,它终于能上中国院线了》这部童话小故事太让人激动了!我等这一天足足二十年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消息仿佛是童年梦想的唤醒剂。从小期盼的故事能在大银幕上呈现,真是难以描述的喜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盼了20年”这个词组,让我想起了等待的心情,当它终于兑现时,那个感觉犹如吃了个大大的糖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得知《盼了20年》即将登陆中国院线的消息后,我立即就开始反复阅读故事梗概,迫不及待要亲身体验那份奇幻世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能上中国院线”的部分尤其让我兴奋不已!这代表着全球都能欣赏到这个小故事的美丽与深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标题,我想起了很多经典的童话作品等待着进入影院。《盼了20年》也许就是那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迫不及待地想象在电影院里和家人一起观影的情景,每个人脸上都是满足而兴奋的表情,真是美不胜收的画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部故事充满期待,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连接无数人心梦想与希望的桥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对于喜欢童话的成年人而言意义非凡,它让人感受到时间、等待和梦想交织出的奇妙火花。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到“盼了20年”这几个字,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许多童年记忆,那个纯真且充满期待的时代又回来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院线版《盼了20年》的消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一起阅读故事的日子,那份时光倒流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中国院线”这个词给了我巨大的安慰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典童话总能穿越时空触及人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它不仅仅是一本图书的名字,更是讲述者与听众之间深深的情感连接。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了二十年,终于要见到了!想象着与朋友们一同在电影院里体验这部童话小故事的神奇时刻,真是令人期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盼了20年”这三个词,每一字都包含了时间、耐心和信念的力量。等待后的满足感无比珍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部电影能够进入中国院线播放的消息,在影迷圈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与情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到《盼了20年》能在中国上映的新闻时,我心中涌现出一种久违的归属感和共鸣。这是我们共同的故事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二十年的等待终于化为真实一幕展现在面前,《盼了20年》不仅仅是故事的名字,也象征着所有人的期待与坚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象着和孩子一同观影时的情景,那种分享、感受与传承经典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是一个值得家庭共享的美好时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让我回想起了小时候对书籍、电影的热爱与痴迷,它是时间的见证者,也是心灵的记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