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郑渊洁童话世界中的家庭教育探索:成功之路揭秘?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然而,郑渊洁对于中国传统教育却是持一个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大学教育永远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人难以理解。所以在他儿子郑亚旗小学毕业之后,郑渊洁就决定自己来教育他,他通过自己编撰教材来教育他自己的儿子。三年之后,郑亚旗就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从郑渊洁的私塾毕业了,当年这个事情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认为郑渊洁教育非常有见解,也是一个教育家。
前不久郑渊洁发文表示,他认为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在误人子弟,同时也质疑语文教材的主编存在监守自盗的问题。原来事件的起因是郑渊洁的孙女在写小学作业时,坐在一旁的郑渊洁顺手翻看了孙女语文课本,发现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在误人子弟,还有主编把自己的文章编进了语文教材之中,使课本被编的惨不忍睹。在文中,郑渊洁老师也表述了他对教育是否成功的理解。
然而郑渊洁的教育真的成功了吗?
首先,郑渊洁的教育思想是不符合99.99%的中国人的。郑渊洁之所以选择自己出书了教育他的儿子,主要基于两个原因,首先他儿子本来就不行,从小就不爱学习,俗话说也就不是学习的料,如果真要去参加那种应试教育,高考不知道能去哪里,第二个条件就是郑渊洁非常有钱,郑渊洁曾经在北京买了十套房子,就只为了存读者的,而且这些房子都还是学区房,他儿子没有必要为高考出人头地寒窗苦读,而郑渊洁也有那个财力去自己出书教导儿子。
教育成不成功就看看结果吧,判断郑渊洁教育是否成功,就要看他儿子是否成功。那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郑亚旗的简历, 郑亚旗出生于1983年,在他18岁那一年,他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开着父亲的奥迪车,去超市里当搬运工,2005年,他创办了皮皮鲁杂志,现在是皮皮鲁的CEO。2007年创办了皮皮鲁简谈,2011年担任了北京郑渊洁品牌管理公司的有限董事长,2019年郑渊洁导演了舒克贝塔。
当然如果不看他父亲是谁,是个简历绝对是非常优秀的。当然如果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如果说真的是非常优秀,那他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为何他还要在自己父亲开的公司,然后在卖父亲的著作来挣钱?
近日,“童话大王”郑渊洁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的儿子跟自己签了个合同,希望自己能活到115岁,因为投资商都是做长线的,《中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去世五十年之后,作品就进入公有领域白投了,所以希望活得越久,做IP的时间就越长
这些事情即便是郑亚旗上了郑渊洁认为失败的应试教育,他也能做到,比较在自己老爸公司做事,卖老爸专著谁不会。甚至即使郑亚旗不上学,他只要会写字这些事情他也能做。
郑渊洁教育郑亚旗最得意的两点,这两点在各大电视反复被他宣传:
1、人格平等,父子直呼其名,从来不搞“父慈子孝”那一套。郑渊洁认为,要格独立会让郑亚旗更独立,心理更健康,从而思想就会比中国其它孩子更活跃。
2、兴趣教育,设计有趣味的课程,绝不填鸭式教育,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知识。
反正郑亚旗快不快乐郑渊洁出来没有提起过,但最终他不得不承认有一点是有害的,就是孩子不上学没同学一起玩,性格变得孤僻有一段时间,不过最后郑亚旗如何改变这种孤僻性格的郑渊洁没说。
同样也是作家的大仲马儿子就没有靠着卖自己父亲专著而生,相反小仲马也成为一个文学巨匠。小仲马的作品数量远远不及其父。但他的思想境界远比其父高尚,而且他扛起问题剧的大旗,独树一帜,最终写出一部小说《茶花女》,并搬上舞台,赚取了法国及全世界无数读者和观众的同情之泪,成了另一种类型的不朽之作。从这一点看,小仲马的文学成就并不比大仲马逊色。这才是优秀作家的优秀后代,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一个靠吃祖辈的人,绝对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人。只能说失败的教育培养出了一个啃老族罢了。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虽然没有成为一个作家但是他也是一个优秀的人,是中国著名的无线电专家,曾在北京大学物理学习。
而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就和张亚旗一样差不多,承蒙祖辈荫蔽。这个周令飞甚至还不如郑渊洁儿子,他还是一等一的坑爹好手,有兴趣的人可以查一下他具体干了哪些事情。周令飞表面上说想要脱离鲁迅,但实际上他的一言一行离不开鲁迅,甚至把自己的面相都修得跟鲁迅先生一样,这辈子就靠鲁迅先生活了,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这确实就是失败的教育。
郑渊洁说会把郑亚旗教育得比学校好。然后郑亚旗的第一份收入是给童话大王画插画,那些插画水平只能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当然指的是插画很烂,但又怎么样?谁让他是郑渊洁的儿子呢。
然后在这一系列被打脸之后,郑渊洁在电视前说,不求郑亚旗出人头地,自己就是他坚强的后盾。正如赵本山小品里面说的,孩子被自己忽悠瘸了,但是郑渊洁也不能承认自己教育失败吧?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面吞。
当然,郑渊洁不仅仅只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叫郑亚飞,她在学校里受过正规的教育,她最终是为了六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她被媒体塑造为神童形象,她小小年纪就知道她爹是个不靠谱的人,拒绝了郑渊洁的好意,独立地在学校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不过他女儿也是孟母三迁,转了五六次学,而且每次转学一次比一次贵,最后郑渊洁得出结论:我女儿很聪明!
小学五年级时,郑亚飞碰到不尽如人意的班主任。郑渊洁因此将女儿转学到北京一所国际学校就读。这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问题吗?这就是钞能力的问题。普通人家的孩子遇到不尽如人意的班主任就是说是你的问题不是班主任的问题,或者教孩子如何顺从班主任,顶多和老师协商,协商不成功就会被退学。
郑渊洁没转过弯的是,当下大部分的学校教育问题,都是教育资源的问题,郑渊洁这种人能够给孩子争取到所需的一切教育资源,学校教育就不是问题。
当然郑亚旗除了被人当作不争气的二代来调侃外,物质方面比大多数人幸福多了。但是郑渊洁是个童话家,不是个教育家,他的教育毫无疑问是非常失败的。我们不得不承认郑渊洁是个天才,但是这类天才通常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会教育子女。他们以为自己很轻松能做到的事,子女天经地义应该也能做到,这没什么可说的嘛,因为很简单啊。然后终于发现不行。原来自己是自己,子女是子女。
标签:
用户评论
我觉得郑渊洁的文章总是充满童趣,他教育小孩的方式应该很棒吧!从小就接触他的故事,说不定对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帮助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孩子很喜欢读他的童话书,尤其是《小王子风中》,故事生动有趣,还能让人思考人生的很多道理。我觉得郑渊洁确实是一位成功的家庭教育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成功吗?这东西很难说吧!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追求都不一样,家长做出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但总觉得郑渊洁对孩子的关爱很真诚,这一点是重要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把个人的例子套用在所有人的头上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家庭教育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郑渊洁的做法或许适合他家,但不一定適用所有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童话故事确实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启迪,但我更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品行修养。光是读故事书肯定不够,还需要家长耐心的引導和教育。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过郑渊洁的一些访谈,我觉得他很重视孩子们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不像传统家庭那种强迫式的教育方式。他对家庭教育的态度让我挺欣赏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成功不是唯一标准,每个孩子的成长路径都不一样。郑渊洁的做法也许并非完美,但至少他真诚地去陪伴自己的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郑渊洁写的故事里可以看出他对孩子们的理解很深,总是能把握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我觉得他的教育理念还是很有价值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家庭教育方式的确比较开放,比如郑渊洁对待孩子的自由选择的态度。这样会不会导致孩子缺乏纪律和责任感呢?让人有点担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家长的目标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但方法可能有很多种。郑渊洁的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更加思考教育方式的变化和适应能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成功”很难界定,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经历。我们可以学习郑渊洁的做法,也应该尊重每一个不同选择的结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童话大王可不是一般人啊!他不仅写出那么多经典故事,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真谛。我对他敬佩不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性格都很重要,教育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郑渊洁的做法或许适合他的家庭,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家庭。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每个人的想法和观点都不一样,我们没有权利评判谁家的教育方式对还是不对。尊重不同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家庭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需要家长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付出。郑渊洁的做法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观点说童话大王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是“放任式”,但我认为他更像是注重引导和陪伴,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这也很重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郑渊洁的例子虽然很有启示意义,但他毕竟不是每个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应该盲目跟风。每位家长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和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