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打土豪分田地
古蔺东南部的回龙场有个叫“云庄”的寨子,内有亭台楼阁,外有高大石墙,环绕护庄水壕,还安放两门大铁炮,扼守当年川黔大道的隘口。正是倚仗着“地利”,“云庄”主人、当地反动民团长官曾庶凡多年来一直压榨乡邻、为祸一方。1935年,在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途经当地时,便遭到来自“云庄”的袭击。
于是,在二渡赤水期间,红军于1935年2月15日晚包围“云庄”,并于次日傍晚越壕翻墙,攻入寨中。战斗中,反动团丁纷纷缴械投降,曾庶凡从暗道仓皇逃跑。17日,红军召开群众大会,公审、镇压了“云庄”里作恶多端的大管家等曾庶凡的帮凶,并将相关土地及寨子里的钱粮全部分给当地贫苦百姓。
故事2:赠参救母
一渡赤水后,红军路过太平镇走马坝时,适逢当地贫农方少周69岁的老母亲病重在床,危在旦夕,而家里人却无钱医治。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住在方少周家的一位红军营长主动前去看望病人,并把自己珍藏的人参无私奉献了出来给方母熬汤。
服了参汤后,方母病情大有好转。老人的命保住了,方少周全家老小喜不自禁,连连感谢红军。后来,这位红军营长随部队开拔离开了太平镇,但方家几代人始终念念不忘其“赠参救母”的恩情。
故事3:开仓分盐
在军阀、地主与奸商的压榨与盘剥下,赤水河两岸的贫苦老百姓一度吃盐非常困难——即便许多人干起“背盐工”,每天辛苦劳作,但盐依然是“奢侈品”。以至于在古蔺县二郎镇,当地还有首民谣:“好个二郎滩,四面都是山,天天背盐巴,顿顿菜汤淡。”
1935年2月18日,一支红军部队攻克二郎镇。在军阀开在当地的盐号“四公益”,红军举行群众大会,宣传党的主张。会上,贫困老百姓纷纷揭露反动势力的剥削压迫,并表达对吃盐的渴望。
第二天,红军便打开盐号仓库,将奸商囤积的6万斤盐全分给了当地贫困老百姓。随后,红军又截获了另一家奸商“集大成”盐号尚未卸下的12船盐,也陆续分给了当地劳苦大众。
经过三天三夜,待分盐完毕后,这支红军部队才渡过赤水河,跟随主力再入黔北。
用户评论
太棒了!这个故事真的很 inspiring ,红军在面对如此艰险的环境依然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震撼。他们为了理想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四个渡赤水的历史记忆深刻啊!这故事不仅展现了红军的勇敢,更突显了团结的力量。 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共同奋斗,最终克服了挑战,非常感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不容易了!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实际环境,雪山冰河、饥寒交迫,还要面对国民党的追兵,真是让人心生敬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军长征的故事啊!每次读到都忍不住热血沸腾,他们的顽强不屈、无私奉献,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这个简短的故事也能让我们了解历史的波澜壮阔。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听过关于红军的传说,这次看到这段故事,感觉更加真实了。 虽然很残酷,但也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令人深思。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故事真是太感人啦!特别是最后一句“胜利属于最坚强的人”,让我深深体会到奋斗的重要性。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简单地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让人感觉自己置身长征之中,感受到红军的艰辛和信念。 希望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先烈们的功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简短的篇幅只能略微触及四渡赤水的全貌,但仍然让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的坚定意志和对革命事业的自豪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有些地方描写不足,比如当时的具体环境情况、战争经过没有更详细的描述,感觉像是割裂性的故事而非完整的历史讲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上的红军长征真的太伟大啦!这个故事应该更多地传播下去,让后辈们了解他们曾经的艰苦和牺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点不同意这种说“胜利属于最坚强的人”的说法,胜利需要很多因素才能实现,不仅仅是个人意志力的强大。当然,红军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佩,但不能简单地归功于单一因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四个渡赤水的这段故事让我对红军长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信念和坚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其实并不只是为了歌颂红军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思考如何面对困难,坚持理想。也许生活中也有很多“赤水”需要我们渡过,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放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这些红色英雄的故事不能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呢?年轻人应该了解他们的故事,他们值得被铭记和尊敬!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虽然很简短,但我很想了解更多关于红军长征的全貌,因为我对这段历史充满了好奇。希望看到一些更详细的讲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挺喜欢这种简约的红色故事分享,简单易读,也能让我们记住重要时刻。希望以后可以分享更多像这样的红色故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故事唤醒了我的记忆深处关于长征的那段历史。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去故宫参观一下红色文化展览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