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鸡毛信的故事

佚名 16

鸡毛信的故事大约发生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的故事。

鸡毛信的故事全文

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鸡毛信的故事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还挤着眼睛、歪着嘴巴狞笑者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尽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他抬头一望,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没想到,真混过去了。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前面就是三王庄啦。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哆嗦起来。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他一口气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来了。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又出发了。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沟里,又是抽烟,又是吃羊肉。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先走,想从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烟,黑狗踩上地雷了。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皇军在后面。明白吗?”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劲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飞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峁上突然响起一阵排子枪声,跟着又是一阵。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峁上扑去。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一个游击队战士跑过来,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暖炕上,盖着一床软绵绵的毯子。太阳从窗口射进来,照在炕上。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用户评论

鹿叹

小时候听奶奶说鸡毛信这种故事,感觉特别恐怖!现在想想,或许只是年代久远的信息渠道闭塞带来的错觉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这篇文章写的生动有趣,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个充满想象力的童年!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鸡毛信这种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感觉有点像现代社会的“网络谣言”?古今中外,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总是如此相似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我记得小时候因为收到恐吓信吓得不得了,后来才知道是朋友开玩笑的。想想现在的孩子可能更易受到鸡毛信的影响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铁塔

这篇文章让我对那些年代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人们对待未知事物真的会产生如此大的恐惧心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小时候家里就传了这样一种说法:不要乱收陌生邮件或纸条,免得到来恐怖的东西!真是好一个鸡毛信的故事!现在想想还挺搞笑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虽然鸡毛信故事听起来很吓人,但我更觉得是一种文化现象。这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信息流通模式以及人们对于未知的担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我个人觉得这种传闻不具有可信度,民间传说的很多是基于恐惧和误解而编造的。理性看待比盲目相信要重要多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这篇文章写的很全面,从故事本身到历史背景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对鸡毛信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我曾读过类似这样的传说,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收到诡异信件后发生可怕事情的。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仍然可以作为民间文化的一个有趣例子来探讨人们的心灵世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离我

鸡毛信这种故事在今天依然有一定的感染力,它提醒我们要注意信息来源和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网络时代,类似的故事可能更加容易传播。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神经兮兮°

小时候听大人说鸡毛信的事情,总觉得像是妖怪或者鬼怪存在一样。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只是一些人的恶意玩笑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妓就计

我相信这些古老的传说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值得探索。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这篇文章读下来让我有些唏嘘,感觉很多东西都是时间的沉淀。鸡毛信的故事虽然虚幻,但或许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对于这样的故事,我觉得更应该保持一份理性 skepticism。不要轻易相信传闻或 hearsay,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辨别分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些毛骨悚然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恐怖但很有趣,它们也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想象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鸡毛信的故事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案例,它可以作为我们思考文化传播、信息识别以及理性判断的切入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对于鸡毛信这种传说,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不要过于恐惧,也不要简单地相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 海娃鸡毛信鬼子